十年烧钱46亿 这个企业为了“黑黄金”拼了
汤卫平:在我们的实验室做的这个效率呢,可以达到95%和96%,他们产业上面的效率只有50%前后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是在效率上是他们这些技术的两倍左右。
汤卫平博士说,他的团队研发出来的盐湖提锂技术,正好可以与其它企业的技术互补,将湖水中的锂资源真正吃干榨净。然而,自从2013年在这个实验室完成生产小试,要工业化所必须的生产中试迟迟未能落地。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领域顶级空间电源研究所的技术带头人,汤卫平博士研发过嫦娥奔月计划玉兔月球车电源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很多军工技术研发,他研发的盐湖提锂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何沉睡4年迟迟不能落地呢?
汤卫平:我们在跟企业接触的时候最多听到的也就是成本,我们的成本跟现有的一些技术的来比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优势,从我们做空间电源这个角度来讲呢,我们成本其实考虑得很少。
盐湖提锂技术4年沉睡实验室中,让汤卫平博士和811所的领导痛切感受到了成本控制的必要和迫切性,这是他们下一步研发的新课题。
半小时观察
不管是钱云宝还是汤卫平,都在攻关军工新材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难突破的瓶颈。军工产品的门槛高,新材料的门槛更高。要反复试验才能被广泛应用在军工产品中,像国外两家知名的碳纤维企业都是亏损三四十年后才开始赢利的。
信念不败则人生不败。钱云宝的儿子钱京还有汤卫平博士都表示选准的路就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但这路要想越走越宽,还得借助更多的外力,军民融合融的是技术,更是资源,希望我们的节目播出后,对碳纤维和锂提取感兴趣的企业,可以跟他们联系,让这两种重要的材料早点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