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烧钱46亿 这个企业为了“黑黄金”拼了
2011年夏天,恒神创始人钱云宝找到了退休在家的专家沈真。沈真是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顶级专家,曾经翻译过被业界奉为圣经的《复合材料手册》,也参加过国内另一家碳纤维企业产品军工应用方面的工作。一听到恒神股份要搞碳纤维全产业链,他大吃一惊,因为这意味着恒神已经悄悄闯入了预浸料领域。
恒神股份工程技术中心 资深专家沈真:讲到预浸料,这是过去其它碳纤维厂没有提到的事情,这个我就觉得是个很大忌讳。因为预浸料就是纤维加上树脂一种原材料,飞机厂家用的原材料一定是纤维加树脂,这个是其它碳纤维企业没有涉足的领域。

这种材料主要是军工产品使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家民营企业涉足预浸料,发展碳纤维全产业链,这不仅意味着更严密的技术壁垒,还意味着更高的门槛。与民用产品鉴定只关注产品本身不同,进入航空和军工领域的产品,同时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一千二三百个参数全部审核、全程监控,也就是审核碳纤维的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与稳定。此外,由于碳纤维是新型材料,不同于常用的钢材等材料,所以还需经过材料验证。

恒神股份研发生产的多种规格的碳纤维产品从2011年7月开始相继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其中两款产品2015年和2016年分别入选国防科工局一条龙项目。但相关产品目前还没有订单,也不能批量生产。但由于验证的需求,恒神集团必须不停生产,不断检测批次的稳定性,所以就只能不断投入而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其鉴定周期比民用产品至少多了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正因为这种特殊材料进入特殊领域的严格而漫长的鉴定周期,从2007年进入碳纤维领域至今十年间,恒神股份虽然成功研发生产出了多款与国外同等强度和性能的碳纤维产品,却一直没有盈利,他们的投入与生产还需要坚持,不能停止。钱京告诉《经济半小时》的记者,他们前后总共投了46个亿,差不多每天烧一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