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新规下高质押个股要遭殃? 一波解决方案在路上
“我们有自己一套严格的风控要求,主要找一些因为大股东收购等资本运作导致质押比例较高,公司整体资质较好的企业,基本面较差、不符合资质审查肯定不会碰。”某券商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
该内部人士指出,现在提出的替代解决方式主要是信用贷,借款额度在3亿以内,利率在10%-15%之间。“信用贷的优点是操作上比较简单,通常并不需要抵质押等增信措施,只要上市公司出一个经过董事会决议的‘暗地担保’,经过尽职调查后资金半个月左右就能够下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替代方案。”
和股权质押大约6%的利率相比,信用贷的资金借贷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以前信用贷并不吃香。但随着减持新规出台,券商出于股票流动性顾虑在股权质押上更加谨慎,表现如质押率的降低,信用贷作为替代方式逐渐受到青睐。随着质押新规的出台,未来这部分无法依靠股权质押得到满足的融资需求将会被挤压信用贷,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信用贷业务量将增多。”上述某股份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银行偷着乐,质押业务或向银行分流
根据质押新规,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出于风控要求,单一券商质押比例大多不会达到30%这么高的集中度,但还是有少部分比较激进的券商碰触到了红线。新规会加剧股权质押‘拼盘’趋势,也就是说单一股权质押找多个机构组合、分流,以满足监管的要求。”上述券商内部人士。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只在股权质押占据小块蛋糕的银行,或意外在新规之下获得业务分流。
某大型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负责人解释道,相较于券商,银行股权质押业务这块的份额是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给的质押率比较低。受制于严格的风控,银行的质押率甚至会比券商用自有资金参与的要低,如果券商是通过资管计划形式参与,质押率的差距更加明显,这类结构化产品可以将质押率提高至70%、80%,对比之下银行不具备优势。
“新规几乎将券商质押率拉到和银行在同一水平线,银行的劣势大大缩小。另一方面银行本来就有资金优势,其单笔一年期限的股票质押约5.5%左右,相比之下券商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股权质押利率大概在6%。加上这种‘拼盘’趋势,未来部分股权质押业务将会从券商盘子分流到银行。”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