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新规下高质押个股要遭殃? 一波解决方案在路上
编者按
质押新规下,原依赖股权质押维系的资金循环链受到极大冲击,质押比例超50%红线的上市公司未来业务到期难续,或将引发大股东流动性风险。
市场参与者总是聪明的,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了解到,新规出台短短几日,已有机构将部分“超标”上市公司列为目标客户,积极为其提供替代方案。多位券商机构业务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现在提出的主要替代方式为信用贷,操作手续较为简单。虽然信用贷10%-15%的利率远高于股权质押,但在质押融资受阻情况下,需求将会涌向信用贷。
贵是贵,信用贷后续会受追捧
天风证券研究指出,受质押新规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资金面好、业绩稳定的大蓝筹,券商方面可能给出更高的质押率,二是资金面差又迫切需要资本运作的公司,此前可能通过各种办法拿到更高的质押比例,征求意见稿对这两端的公司影响要比对中间公司的影响大。
“此前依赖股权质押维系资金循环链的上市公司受到的冲击最大,不少高质押公司都是通过新股权质押替换掉前一笔,现在规定了质押比例的上限,这些质押比例超过红线的上市公司质押到期后难续,到时将会产生大量的融资需求。”一位券商机构业务人士说,“新规会把这部分股权质押融资需求挤压到其他地方,也给机构创造新的业务机会。”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截至9月11日,两市目前共有122只个股的质押股票占总股本的比例超过50%,8只个股质押股权比例超过70%。

某股份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新的征求意见稿出来才几天,有些业务敏感性较强的券商业务人员已经列出目标客户的“白名单”,即满足质押比例接近或超过50%监管红线,同时资质满足券商风控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这些企业,希望提供新的融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