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投行五大烂项目谁背锅 两遭处罚后再涉违法
大有能源于2012年2月非公发收购义海能源持有的天峻义海等资产,交易总额75.39亿元。2013年9月10日,中国证券报的一篇名为《大有能源23.8亿元采矿权不翼而飞》的新闻,将大有能源推上风口浪尖。报道称,在此次非公发中,其控股股东上演了一出“‘借’用采矿权、高价卖给上市公司、融资后无偿归还”的戏码。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证监会认定“义煤集团作为大有能源的控股股东,策划并指使涉嫌欺诈发行行为。”当时操刀大有能源非公发的正是西南证券。
2015年10月,证监会对大有能源的立案调查进行了基本的认定,中国证监会给该公司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大有能源相关人员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当时西南证券承揽的33个IPO项目、再融资项目、并购重组项目、交易所债券项目的推进都暂停,直到2014年年底才恢复正常。2016年6月24日,西南证券公告称,因涉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由就是大有能源并购重组事件。
担任财务顾问 新华医疗收购标的业绩补偿烂尾
西南证券在财务顾问项目上也是频出纰漏。作为上市公司新华医疗的独立财务顾问,西南证券在新华医疗近年来多次并购中称收购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14年4月,新华医疗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英德85%股权,交易价格为3.7亿元,当时成都英德账面值为9203.59万元,而评估值却为4.36亿元,增值率高达373.24%。
成都英德向新华医疗作出承诺,2014年-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80万元、4580万元、4680万元。然而,成都英德2014年、2015年分别以3163万元、3252万元的净利润未能达到承诺目标,2016年竟遭遇断崖式下跌,亏损5058万元。
根据补偿方式,成都英德业绩承诺人在2014-2016年分别需要补偿1273万元、2055万元和19276万元。但隋涌等9名业绩承诺人表示受个人财力所限,向新华医疗偿还业绩补偿款已经超出了个人可承受的范围。
为此新华医疗还在今年6月9日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函,被要求督促隋涌等9名业绩承诺人履行业绩补偿义务,新华医疗对此于6月17日发布公告回复称,对于2016年度业绩补偿款的追偿,公司已于2017年6月2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