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出清进行时 煤钢水泥有色中报业绩大爆发
“新周期”之辩,至今仍无定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周期股波澜壮阔的行情仍在持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已促成了供给出清,“剩者为王”的格局是否已经形成?上游原料涨价,将如何传导至中下游?现在是否所谓“新周期”的拐点?本期专题将从上市公司的中报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巫燕玲)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周期股的中报业绩开始大“爆发”。
中国神华(21.250, 1.93, 9.99%)(601088.SH)上半年利润243.15亿元,同期海螺水泥(23.490, 0.01, 0.04%)(600585.SH)利润67.17亿元,宝钢股份(8.570, 0.37, 4.51%)(600019.SH)利润61.7亿元,陕西煤业(8.970, 0.40, 4.67%)(601225.SH)利润54.74亿元……
原本就是动辄数十亿的利润规模,想要实现如此幅度的增长显然并不容易,更况且煤价、钢价2016年同期基数并不算低。而盈利大增的核心因素,还是来自于产品端涨价所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尤其是商品价格6月份开始再次上涨。
以煤炭行业为例,25家上市煤企2016年平均销售毛利率为15.79%,今年上半年则是暴增至30.56%,陕西煤业这类大型煤企增幅更是接近20个百分点。
“从生产的角度上看,煤炭行业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比如现在的天气环境利于开采,公司就可以多采一些,反之亦然。”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上市煤企人士8月31日介绍称,对应到公司财报中,便是当期营收、利润高于其他季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半年,水泥、煤炭、钢铁和有色四大周期行业堪称四大金刚,其利润总额平均增速高达408.75%。而考虑到7月、8月商品处于相对高位,三季报各项财务指标显然还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