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化安全事故频发 重要子公司进环保“黑名单”
安全事故频发
不断出现的安全事故正冲击着湖北宜化头上的氮肥“龙头”光环。
7月26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宜化在管道防腐保温作业中,发生高温气体泄漏事故。据国家安监总局通报,该事故造成2人死亡、17人重伤(均为烧伤)、13人轻伤。
作为湖北宜化近年来的利润“奶牛”,新疆宜化在为上市公司贡献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越过“安全”这根生命线。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上述“7·26”燃爆事故已经是新疆宜化年内发生的第四起安全事故——今年1月13日,新疆宜化发生一起承包商灼烫事故,造成1人死亡;2月12日,公司的5号电石炉又发生闪爆,造成2人死亡、8人受伤;“2·12”事故后,当地政府曾勒令新疆宜化停产整改,而就在整改期间的6月22日,该公司再度发生承包商高空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以此统计,4起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38人受伤。
湖北宜化主要经营化肥、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备年产330万吨尿素、130万吨磷酸二铵及114万吨聚氯乙烯产能,于1996年上市,据工商档案显示,目前湖北宜化旗下参股控股的子公司达49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湖北宜化的版图中,安全事故并非新疆宜化所独有。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湖北宜化及下属7家子公司陆续发生安全事故20起,造成28人死亡、26人重伤;发生煤矿事故3起(含1起造成58人被困的较大涉险事故),造成7人死亡。
正是因为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国家安监总局提出要求,提级调查新疆宜化“7·26”燃爆事故,依法吊销新疆宜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将新疆宜化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8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新疆安全监管局了解到,目前该事故正在调查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