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的虚与实:是可笑提法还是难得投资机遇期?
“产能周期”虚与实
除了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之外,关于“新周期”的论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李迅雷认为,所谓的新一轮周期是源于钢材、水泥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表象,首先是众所周知的去产能的效果;以及基建投资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增速见底回升。
瑞穗证券亚洲董事总经理沈建光向澎湃新闻表示,钢材煤炭的上涨不仅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建投资有关,跟全球经济回暖也有关系。所谓的新周期其有道理的方面在于煤炭钢铁的过剩产能被去除了,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出口增长由负转正,拉动了需求,这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不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过去的经济刺激下,杠杆率大幅提高了,对于赞成新周期的那一派是不能否认杠杆率过高存在的问题的。
李迅雷向澎湃新闻进一步指出,“新周期新在哪里,含糊其辞,新周期应该是新一轮的经济上行周期,现在还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央经济会议认识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才会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会提到‘新常态’,这是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今后两三年内还是走L型。”
李迅雷认为,中央对中国经济的一些判断,与新周期的说法是大相径庭的。李迅雷指出,2011年到现在经济仍旧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当中,也就是所谓的“新常态”,这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有好处的,要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如果新的经济周期开始,就应该是反过来的,应该增加产能才是,而现如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补”,是对前期杠杆率过高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还有分析师认为,CPI的低位就是对“新周期论”最好的反驳,如果确实处于新周期,CPI应该相应升温。7月份CPI上涨1.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CPI涨幅自2月份开始已经连续6个月低于2%,持续维持在低位运行。
不妨谈谈“改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