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李迅雷:未来无论是楼市或股市 资产过剩将成为常态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时间:2017-08-14 22:12:33

  不过,俗话说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因此,即便在货币增量变化对存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大家也会关注到未来货币收缩的趋势及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金融泡沫的破灭,就是在货币收缩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一致预期究竟会领先事实发生多长时间,又很难判断,这也是投资决策的难点所在。

  调结构带来价格上涨与经济周期回升是两码事

  记得在2002年,中国经济再度步入高增长阶段,价值投资理念开始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同,于是,我所在的国泰君安(20.100, 0.16, 0.80%)研究所便推出了《未来蓝筹》一书,其中,冶金行业推荐的行业龙头是宝钢。那么,当初我们是否考虑到钢铁行业有朝一日会成为夕阳行业呢?当然考虑了,不仅如此,我们还考虑到产业整合的因素,即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宝钢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依然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

  至少在本书出版的五年后,宝钢依然是行业龙头和蓝筹股。然而,2008年以后,宝钢的盈利就出现了下降,个别季度还出现亏损,之后也几次出现主营业务的亏损。我们所期望的产业整合却并未出现,在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下,宝钢也难以幸免,这样的企业还能称之为蓝筹吗?由于人生太短暂,我们的观察期也总是太短。2016年,武钢居然并入宝钢,中国钢铁业的整合开始了,如今宝钢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那么,15年前我们判断的这只未来蓝筹是否应验了呢?

  最近,A股的钢铁、有色板块走势强劲,周期性行业的崛起,是否意味着中国重回2002-2007年的重化工业化时代呢?这种判断似乎太天真了。中国粗钢产量的增速早在2005年就达到了峰值,这意味着中国重化工业化早就步入后期了。2011年之后,中国就开始步入建筑周期的下行阶段,GDP增速也同步回落。2016年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产能过剩。

  2000-2010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一年增加一倍,如今呢?估计今年只增长6%左右,大约为2500多万辆,但二手车的交易量估计可达1200万辆,因为存量足够大了,中国已经步入存量经济时代。钢材、水泥、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动力无非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供给收缩和环保压力下的产业整合;第二,稳增长目标下的基建投资加码;第三,三、四城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升,加快了“资产过剩”的步伐。

  政府的逆周期投资刺激政策加上供给侧的收缩,带来的结果是经济的实际增速超过不断下行的潜在增速以及国企的盈利改善,也就是说经济充其量回稳至L型,而非V型。如果没有刺激政策,则经济增速会继续下行,因为需求疲软。需求端的增长乏力,是不支持新一轮经济回升的根本原因,谁见过CPI不上行的周期崛起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