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们各怀心思 “喊话式”监管会终结周期股行情吗
周五的一记“杀威棒”,着实让周期股狠狠地伤筋动骨了一番。
作为近期引领周期股飙涨的龙头行业,钢铁指数8月11日一日之内跌幅高达6.03%,多达5只钢铁股以跌停板收盘。“陪跌”的还有诸多正炙手可热的其他周期行业,如有色、煤炭、化工等,也有十余只个股在8月11日直奔跌停,其中有色指数当日暴跌6.17%,比钢铁还狠!煤炭指数重挫4.53%,完全是“同甘共苦”的模样!
祭出这记“杀威棒”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面对着近期各类钢价的不断上涨,无论是经销商还是资本市场的胃口都愈发贪婪起来,让钢价的预期明显滑向不理性。
于是,通过一次特意组织的研讨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市场进行了一次公开“喊话”:
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特别是广泛传播下半年受环保影响将造成钢铁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钢材价格还要“飞涨”的极端判断结论。这类市场形势判断无疑放大了环保等有关政策对于市场供给的影响,是片面的,是危言耸听的炒作行为,难免从中渔利之嫌疑。
或许觉得这话说的还不够重,协会继续强调“喊话”:
现在,市场上又出现拿环保政策说事的论调,以严厉的环保政策为依据虚拟出钢铁企业将大面积停产限产,从而引发供需双方对下半年钢材供需平衡的担忧。往深处想,这种炒作或将给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带来负面影响。
这已经有为炒作“定性”的意图,透露出协会对无序涨价的恼怒。
那么,问题来了:很显然,周期行业各种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趋势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担忧,可以预期的是,除了中钢协的“喊话”之外,如果钢价不听指挥,不排除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而且政策还有可能蔓延到有色、煤炭以及其他各种周期行业之中。那么,在强监管的预期之下,周期股行情现在究竟是已经攀到了山顶,还是只在半山腰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