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股“闪崩”真相 别踏入这三大雷区
来源:e公司 发布时间:2017-07-21 18:36:39
同时也看出,上市时间超过一年的股票在解禁前的下跌数量占比也要高于解禁后。
实际上,限售股份的解禁并不会完全导致它们的股价“闪崩”。从上周数据来看,所有解禁股中下跌个股数量占比均超过80%,但次新股的“闪崩”股数量占比要比上市超过一年的高出很多,说明解禁的次新股对“闪崩“更加敏感,这与次新股的整体市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业绩变脸预期 或是“闪崩”主因
2017年中季度已结束,上市公司纷纷开始预披露中报业绩,文中对A股自2017年5月份以来披露中报预告的1213家企业的业绩进行分析。按照业绩预告类型对这些企业进行分类,整体来看,业绩预告披露前后的市场表现特征明显。
从预告披露后下跌股来看,数量上,业绩利空(预减、续亏、首亏以及略减)股占各自类别内的比例均较高,尤其是略减和首亏股,占比均超过80%。股价涨跌幅上,预告披露后股价跌幅是披露前的2.2-2.9倍,跌幅非常大,这样的股票有乐心医疗(20.760, -0.64, -2.99%)、盐津铺子(29.830, -0.04, -0.13%)等。从披露后上涨股来看,利好(略增、预增、续盈及扭亏)股在预告披露后股价涨幅较披露前也有着明显的上升。
进一步对比业绩预告后上涨和下跌股票可见,利好和利空消息对股价涨跌幅的冲击非常大,对利空下跌股和利好上涨股的业绩预告前后的涨跌幅做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高达0.96,属于强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