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创集团IPO亮红灯:上市前遭实名举报 双方各执一词
近日,已成功拿到上市批文并且即将上市发行的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创集团”)突遭实名举报,让公司的上市之路亮起了红灯。5月3日,职业投资人谢家勇在北京以“股民的名义”召开“实名举报今创集团带病闯关IPO中外媒体招待会”,指出今创集团存在财务造假、单位行贿、关联交易三大问题,随后今创集团则发声“澄清”。在双方各执一词的背后,事件走向变得扑朔迷离。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创集团上市的关键时期,“举报风波”显得更为敏感,而今创集团最终能否登陆资本市场则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实名举报
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今创集团却遭到实名举报。
5月3日上午10时,自称是普通的A股职业投资人的谢家勇,以“股民的名义”在北京召开“实名举报今创集团带病闯关IPO中外媒体招待会”。此次谢家勇举报的焦点之一是今创集团实际控制人之一戈建鸣涉嫌单位行贿事件。在《今创带病IPO 股民三问监管层的一封信》(以下简称“公开信”)中,谢家勇质疑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涉嫌行贿公司能否上市?针对谢家勇所举报的相关事件,北京商报记者查阅了今创集团的招股书,根据今创集团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戈建鸣曾于2005-2009年期间向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提供过资金,张曙光分别于2005年、2007年、 2009年收受戈建鸣提供的资金,共计800万元。而今创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访谈相关部门人员,相关部门人员确认没有因该案件对戈建鸣进行立案,也没有对其予以调查或立案的计划。因此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认为,今创集团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情形。此外,今创集团在一份说明中表示公开信相关内容并不属实,戈建鸣提供资金未构成行贿犯罪,张曙光受贿案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今创集团不涉及单位行贿的问题。
关于单位行贿的问题,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判断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关键是看行贿的目的、行贿的资金来源和行贿结果以及结果的受益方,如果说行贿资金来自公司,目的是为了公司的业务,且经过公司管理层里面的管理人员,这种情况下则被认定为是单位行贿罪。
王智斌坦言,是不是构成单位行贿是一个司法裁决的问题,如果刑事案件里面没有被认定,法律意义上来说不构成单位行贿。“就算是不构成单位行贿,如果存在个人行贿的问题,那么所带来违规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较高的话,意味着将来公司如果这部分违法收入剔除,正常运营主营业务收入可能存在达不到上市的条件,这样的情况就算是不构成犯罪,但是公司能不能稳健运营有可能成为上会时发审委重点考核的问题,最终能否上市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王智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