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去杠杆要防止运动式突袭式 要又红又专
作者:任泽平、冯明
事件:美国劳工部刚刚公布4月非农就业报告:1)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1.1万,大幅高于预期(19万)和前值(7.9)。2)失业率继续下降至4.4%,预期4.6%,前值4.5%。劳动力参与率62.9%,与前值63%基本相当。3)平均小时工资同比增速2.5%,前值2.6%。平均周工时维持在34.4,略高于前值0.1。
点评:
1)核心观点:在经历了3月份短暂的波折之后,4月美国非农数据大增,回归正常的靓丽表现,失业率创十年来最低点。劳动参与率、薪资和工时数据表现稳定。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支持昨日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公告中的鹰派态度,6月加息概率78.5%。
去年以来中美复苏共振,但我们注意到中国经济的边际力量趋于减弱,除了补库周期进入尾声的市场因素外,金融剧烈去杠杆政策引发紧缩效应,这意味着二季度美中的短期经济指标将弱于一季度,经济在需求端二次探底,中期L型短期W型。
从政策来看,中美央行加息、双“缩表”,但意图和影响有较大不同。美国的加息和缩表是趋势性的,中国则更多地是利用小周期复苏的契机挤泡沫、强监管、降风险、去杠杆,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周期色彩。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收紧是阶段性的,美国是持续性的,中国是快速而剧烈的,美国是长期而温和的。宏观调控需要耐心和智慧,去杠杆有助于金融稳定,但要防止运动式突袭式,防止“放乱收死”,要“又红又专”。
2)4月非农就业新增21.1万人,与1月和2月份(分别为21.6和21.9)相当,且高于19万的市场预期。验证了我们上次点评中“非农数据并非滑铁卢”的判断:3月非农大减主要是受天气原因影响——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天气,对当月建筑、零售等多个行业造成负面冲击;而之前的暖冬天气抬高了2月份就业,于是导致3月份非农数据环比降幅更为显著。当短期天气因素的影响消失之后,4月份非农就业也就迅速回归了过去几个月以来持续的积极表现。
3)分行业来看,4月份就业增长表现最好的是娱乐休闲招待、医疗服务、金融、采矿业。娱乐休闲招待新增就业5.5万人,医疗服务和社会救助新增就业3.7万人,金融业新增就业1.9万人,采矿业新增9000人,制造业新增就业6000人,专业与商业服务新增就业3.9万人。其他行业就业情况在4月份变化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受页岩油气领域投资和产能扩张的带动,自去年10月份以来,采矿业已经新创造就业4.4万个。这也加剧了4月份以来油价的下跌。受实体店转电商的影响,美国的零售业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这将是负面冲击就业的持续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