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去杠杆要防止运动式突袭式 要又红又专
5)特朗普新政实现两大突破,“做饼”阶段已步入正轨。继减税方案公布之后,本周又实现两大突破:一是平稳渡过了29日的“关门”风险,二是3月份搁浅的医改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这些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共和党内部凝聚起共识;而目前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是多数党,票数比例分别为52:46,237:193。这种优势是奥巴马时期可望而不可即的。基建法案预计5月底推出。与此同时,特朗普致力于“简政”、提高行政效率:他指出,基建法案将砍掉90%的审批流程,并强调“不会资助拖延时间、90天以内不能开工的项目”。
6)去年以来中美复苏共振,但我们注意到中国经济的边际力量趋于减弱,除了补库周期进入尾声的市场因素外,金融剧烈去杠杆政策引发紧缩效应,这意味着二季度美中的短期经济指标将弱于一季度,经济在需求端二次探底,中期L型短期W型。去杠杆有助于金融稳定,但要防止运动式突袭式,要“又红又专”。
从政策来看,中美同时步入货币紧缩周期,一是几乎同步加息,二是在美联储强化缩表预期之际,中国央行一季度率先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达万亿,尽管两国央行“缩表”的意图和影响有较大不同。美国的加息和缩表是趋势性的,中国则更多地是利用小周期复苏的契机挤泡沫、强监管、降风险、去杠杆,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周期色彩。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收紧是阶段性的,恐不会像美国那样持续。本周召开的欧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两者都决定继续实行既有宽松政策。未来,中美与欧日之间货币政策分歧仍将拉大。
7)更值得关注的是财税: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减税潮”,各大国都希望借助财税政策增强本土制造业和整体经济竞争力,减税潮或将提振长期经济增长。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不应该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