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者应该多做少说 出言要慎之又慎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时间:2017-04-23 19:51:35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
作为涉及1亿多投资人的公开市场,出言确实要慎之又慎,监管者最好还是多做少说,看准了再说;否则,市场再无情地下跌,恐怕谁也挺不住。
随着监管趋严,股市下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真真切切地尝到了谩骂如潮的滋味。
有撰文痛批刘氏“法外乱政”的,有实名举报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更有用图像、视频进行人身攻击的……反正,1亿多股民几乎个个都看到了。
说实在的,股市跌了,股民朋友辛辛苦苦投资的那点小钱缩水了,监管者向来都是“出气”的第一目标。因为股市是集合竞价,输掉者根本找不到赢钱人在哪,而监管者尤其是证监会主席却有名有姓的“杵”在那儿;“杵”着也罢了,还隔三差五地点名“抓妖”,不找你找谁去?
正因为如此,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称这是坐在火山口上。
问题是,去年2月刘士余上任之初,提出“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这12字施政纲领时,各方面的印象似乎都不错。就在去年12月剑指“野蛮人收购”,今年2月称“要有计划的把一批对散户扒皮吸血的资本大鳄逮回来”,尽管说得很严厉,也是好评多于差评。
对刘士余的责难主要源自两周前痛批“高转送”;一周前“喊话”交易所,称“监管是交易所的法定主业”,上交所处罚陈姓大佬炒作次新股清源股份(25.430, -2.82,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