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验光师的感叹:畸形的行业 将所有成本都加到眼镜里
张仕郎坦言,中国有30多万的验光师,若全靠科班培养,人才不够。国外验光需要预约,且验光价格多数在100美元以上,而眼镜,网上有几十美元的,甚至是10美元都有,相当于医药分离。
“验光成本本身就比眼镜贵。”张仕郎表示,眼镜只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只是中国消费者不愿意为服务买单,更愿意为实物买单。
“验光收200元,大部分人不愿意接受,但把验光的200元加到眼镜成本100元中,大部分人却可以接受。”张仕郎无奈说道。
事实上,一直以来,行业内都有种呼声,希望对验光进行高收费,从而降低眼镜的价格。钱广来在前述撰文就提到,应该引进英美等国的验光准入制度,提高眼视光专业验光师的待遇,眼镜销售机构应该实行验光收费,严格按标准程序去验光,眼镜价格应该降下来,即“验光收费、眼镜低价”的销售模式,确保验光的准确性,杜绝度数不合格的眼镜对眼睛的危害。
张仕郎认为,这是更合理的一种结果,也期待这样的结果,但现实情况是,国内的医院因有政府补贴,验光一般只收二三十元,行业内尚未有人敢把验光费收到200元以上,而其实200元的验光费算上工资、房租,对零售店来说已经是没有利润可言。这就导致形成恶性循环,畸形的眼镜行业,将所有成本都加到眼镜里面去。
他举例称,一副眼镜成本100元,卖800元,消费者尚可勉强接受“被宰”,如果眼镜卖200,验光收600,则没有人接受,目前验光费根本不能定到一个较高的价格。
在张仕郎看来,未来的眼镜行业应该往人工智能方向走,即实现机器人(22.650, -0.03,-0.13%)验光,全部系统化,这也意味着,不需要验光师,不需要眼镜店,只要在家里就可实现电脑验光、下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