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一位资深验光师的感叹:畸形的行业 将所有成本都加到眼镜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7-03-20 20:07:24
  中山明远眼镜总经理张明远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取消验光员、配装员的审批制度,并不是要取消证书的有效性,而是不需要必须持证上岗,管理部门也从来没有对是否持证上岗进行过监督检查,“我的一个员工在我这里做了两个月,根本没有接触验光工作,辞工到其他店里就做了验光师。”

  这是否导致国内验光师参差不齐?张仕郎表示,国内大中型眼镜零售店的验光师大部分是合格的,有少数不合格。在他看来,大部分验光出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粗心,或赶时间,而小型的眼镜零售店验光技术会稍差一些。

  张仕郎向记者解释,传统的验光流程一般需要25分钟,太久的验光并无益处,一般验光不超过40分钟,反复不同度数的镜片来回试,一旦超过40分钟,用户的眼睛会累,验光更加不准确,25分钟到10分钟,是比较负责的眼光速度。

  “验光师培训1到2个月可以上岗,国内技术门槛本身并不算高,不能和程序员相比。”张仕郎还告诉记者,不少眼镜店虽打出“免费验光”,但是不配镜不写验光处方,因为电脑验光单不能作为配镜处方,主要是防止客户上网配镜。

  张仕郎说,大部分眼镜店的人流非常少,这是由眼镜消费频次低导致的,一副眼镜从进货到卖出去,一般在1年左右,效率很低,服务半径小,频次低,导致传统眼镜店不得已用高毛利掩盖低效率。

  以博士眼镜为例,2016年的存货周转率为1.45。眼镜行业资深研究人士、问道咨询首席顾问王翔飞解释,经过换算,通俗点解读为其库存是8个月周转一次。

  博士眼镜也指出,眼镜特别是镜架和太阳镜等商品的材质、色码、款式及品牌较多,导致眼镜零售业的门店需要储备较多的货品以供顾客选择,因此一般存货余额较大,另外,顾客购买眼镜一般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需求,除隐形眼镜外,换镜周期一般较长,导致眼镜周转一般较慢。

  张仕郎举例称,大中型零售门店一般要交17%的增值税,房租占23%左右,人力成本占20%以上,国产的一整套验光设备价格在5万到10万元,人力成本算上验光成本,基本上和房租差不多,这几块合计就占到营收的近50%,若再加上库存和财务成本等等,利润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小型眼镜店由于成本较低,利润反而更高。

  验光和眼镜能否“医药分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