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 要从制度上抑制暴富的人
中国股改第一人
刘纪鹏研究邓小平的“摸”论和“猫”论如醉如痴。他曾在《证券日报》组织的一次论坛上,谈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由来:邓小平家乡四川,山区多小河,为过河,人们通常会在水浅、流缓的河间,隔步摆一方石。平日里,人们踩着方石过河,当地人称“跳墩”。夏日山洪,方石没于水下,此时人们只得挽起裤腿,寻着墩石的方位,摸着石头过河。懂得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由来,就理解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和方法论,解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奥秘。正因为刘纪鹏从来没有任何西方的框框,传统金融的框框,使他能够跟各界交流,既有融合点,又有创新点;股改遇挫时,正面上不去,就绕着走,一步走不成,分两步走,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中,促成了其设计中国企业股改模式的成功。
刘纪鹏1956年生于北京,1974年参军入伍当了一名“球兵”——手球队队长。1977年转业后,他进入石景山发电厂担任马达修理工,这次“触电”也为他日后成为电力股改专家埋下伏笔。
1979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刘纪鹏考入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其间他读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蒋一韦教授所著的《企业本位论》,深受吸引,于是决定报考蒋教授的研究生,1983年刘纪鹏如愿以偿。蒋一韦是位非常注重调研,理论研究结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家,这让刘纪鹏获益匪浅,这种精神也一直贯穿于他的研究与咨询生涯。
“社科院研究生一毕业,我就被留在社科院工经所做学术秘书,这三年跟着我的老师,开始接触最早的股改方案。”1988年,刘纪鹏接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的委托,到一线去负责四通公司股份制改造的方案设计。要推进这项改革,刘纪鹏为其设计了一个“儿子”,即由老四通公司和其30余家子公司共同组建四通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然后不断壮大“四通股份(21.260, -0.59, -2.70%)”这个新公司。
这就是刘纪鹏的“下位构造”模式,四通本身要么逐步萎缩为一个“空壳”公司,要么变成一个集体所有制的独资公司使之暂时和旧体制对接,而“四通股份”作为今后的上市公司完全符合产权清晰的要求。这一方案在经过各方激烈争论后获得通过,为解决民办集体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遇到的最难处理的产权问题做了巧妙安排。
刘纪鹏总结四通股改成功的方法论,也正是中国改革的经验奥秘:其一,渐变稳定,摸着石头过河;其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正确改革顺序;其三,尊重国情,批判借鉴国际经验和规范;其四,内部主体主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