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股价强势的B面:商业板块三年亏损16亿元
3月12日下午,刚刚完成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60.890, -2.02, -3.21%)发布了2016年度财报,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1.8亿元。继2月24日,借壳“鼎态新材”正式走上A股市场,顺丰控股股价一路看涨,一周内连收5个涨停板,总市值超过2660亿元。
在顺丰控股股价强势的B面,是以嘿客为代表的O2O转型不利,其商业板块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2015年,顺丰对商业板块进行了剥离。目前,嘿客大都已转型为顺丰优选,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入社区商业。
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线下门店产品陈列较少,且客流量不多,线上网页流量不及竞争对手“我买网”。不过,顺丰优选方面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实施委托管理的店铺已经是一个盈利模式。
商业板块“衔枚疾行”,上市前转让给王卫
王卫顺丰版图曾在商业板块中疾进。早在2010年8月,顺丰“E商圈”开始运营,2011年在深圳布局便利店业务。2012年6月1日,“顺丰优选”正式上线。2014年5月18日,顺丰嘿客正式在全国开业。
不过根据顺丰控股借壳上市方案,其商业板块急速扩张势头已在2015年戛然而止——2015年9月30日,顺丰控股将顺丰电商、顺丰商业100%股权分别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76%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
顺丰控股对顺丰电商和顺丰商业的剥离,大有甩包袱的意味。顺丰控股上市方案显示,“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亏损16.06亿元,而剥离价格也非常低。对于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顺丰商业共拥有门店1566个,覆盖全国44个业务区。
通过股权转让,顺丰商业和顺丰电商成为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而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则受王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