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正常化是市场必然之路
在有的市场人士看来,从目前的新股发行迹象看,是走在注册制路上,而最近监管层和权威媒体密集表态支持IPO,进一步增强市场关于实行类注册制预期。
2017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7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参加“全球复苏中国角色”的圆桌讨论时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大约是8万亿美元,比美国的市场还小很多,而从去年的融资额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共融资1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与美国整个市场的股本融资差不多。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方星海指出,即便这样,目前A股市场也还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发展机会非常大,但同时也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是很不到位。
同时,新华社也发文表示,IPO可以助力实体经济,扩大直接融资,有助于资金脱虚入实。
另外一个事实是,2014至2016年,A股市场整体募集资金(IPO、再融资合计)分别为7490、15215、1835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分别为669、1576、1476亿元。三年的IPO融资占比均在10%左右。IPO融资占比并没有想象中对市场有那么大的影响。
当然另外一个涉及IPO定价规则的问题也在为市场所关注。国泰君安(19.240, 0.23, 1.21%)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大多数新股均采用了拟募资金额和各项费用之后除以发行股数计算,在老股转让上需要重新计算流通部分的新发股份,价格计算略有差异,同时今年以来虽屡有新股超行业市盈率发行(需推迟三周),但是所有新股均未超过23倍的市盈率红线。“由于本轮IPO重启之后,默认23倍市盈率的限制,首发募集资金较少,并未能完全满足融资需求,就有不少公司选择在上市挂牌后进行定增或并购等再融资方案,以完成产业并购、战略转型等需求。”国泰君安认为,IPO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原先的融资方案也是几年前的了,早就不能适应现在的融资需求。”
以广信材料(35.960, 0.63, 1.78%)为例,广信材料于2016年8月30日IPO在创业板挂牌,最高曾达到55.28元/股,约为发行价9.19元/股的6倍,交易仅24个交易日后,就于2016年10月12日进入停牌重组程序。
IPO后不久就匆匆定增,有资深市场观察者认为是由于公司主营业务增长速度快速减缓甚至下降的现象较为明显。
小康股份(25.490, 0.21, 0.83%)也是如此。小康股份在上市交易118天后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39.6亿元用于转型新能源车。小康股份在2016年6月上市后募资8.28亿元,仅过半年,2016年12月19日,小康股份发布定预案,定增拟募集资金的规模是IPO首发规模的近5倍。
上市融资后不久旋即发布预案进行并购重组的,据不完全统计还有南方传媒(14.210, 0.24, 1.72%)、名家汇(38.520, 0.41, 1.08%)、金冠电气(28.740, 1.03, 3.72%)、雪榕生物(39.500, 0.97, 2.52%)等等。
未来IPO走向常态化,不仅仅涉及到只是放开渠道的问题,还有就是IPO市场化定价的问题。这是监管层需要考虑的IPO常态化的一揽子规划。
系统性工程
“一面是新股不停发,另外一面是抢着要。既然如此,市场为何还要敌视新股?”上述那位上海的私募基金人士的这种疑问其实也是这么多年新股发行面临的一个悖论。虽然一方面是因为新股发行本身就有制度红利在里面,但该人士也认为还有技术上可探讨的地方,“从监管设计来看,以市值打新,既避免了现金打新造成的资金波动,又增加了蓝筹股的买盘。低市盈率发行,使得打新者有肉可吃,得以顺利发行。”
随着打新人数的增多,打新收益率却在不断下降。一位资深的网下打新投资者表示,随着参与者不断增加,收益率本来就在下降,如果再增加8%-10%的融资融券成本,收益率将进一步被摊薄。
荀玉根也提醒关注打新资金变化。2016年全年发行227家IPO,假设全年打新100次,那么16年12月打新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也仅为6.71%,同期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为3.0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16%。考虑到股指期货的对冲功能有限,打新资金持有A股仓位更有市值损失风险,6.7%的打新收益率对资金的吸引力减弱,部分资金或将降低为打新而持有的A股仓位。未来要注意的是,打新资金的撤离可能意味着蓝筹也伴随着风险。
未来在向注册制前进的新股发行制度,整个过渡期不可能仅仅是逐步提高新股发行数量就能实现的,个中出现的许多市场问题、技术性问题都需要监管层清晰认识到并有举措应对。“现在创业板的表现,对注册制预期的短期反映,未来要过渡到注册制,肯定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一位资深市场观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今年以来IPO融资规模并不大,但发行数量的提升仍会引发市场的错觉:注册制已实质性启动,今年IPO融资规模会大幅上升。也有人认为,消除这种错觉的方法就是给出每年IPO融资规模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有了这样一个数字,就可以让市场各方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其实这指出了即使未来新股发行过渡到注册制之后不再需要审核批准,那么对于整个融资节奏需不需要把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