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突破3000家
期间,两大石油集团、宝钢集团、十大军工集团先后组建。1997年5月,新兴铸管(5.380, 0.02, 0.37%)成功发行,成为首家由军需企业发起、改制上市的股份公司。1998年至2000年,国有企业在境外上市22户,共筹资267亿美元;在境内上市307户,共筹资2723亿元。
记者统计发现,1997年至2000年,A股新上市的公司达529家,其中半数以上归功于这三年多的国企深化改革,期间国企股份制改造上市数占比高达58%,从而确立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牢固地位。这期间,鞍钢股份、上海汽车、东方航空(6.610, -0.06, -0.90%)、国电电力(3.210, 0.01, 0.31%)、云南铜业(13.330, 0.19, 1.45%)、兖州煤业(11.760, -0.03, -0.25%)、太原重工(4.340, 0.02, 0.46%)、太钢不锈(4.180, 0.03, 0.72%)、宝钢股份(6.900, 0.30, 4.55%)等重点国企先后在A股上市。
“所以,‘第一个千股’所经历的10年是‘补课的10年’,补市场经济的课,补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追上来的课。”诺德基金董事长潘福祥如此点评。他同时表示,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补课”成功的标志。
而对“第二个千股”形成的10年,潘福祥认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实至名归的10年”。因为这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在总量上和结构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快跑,改变了之前资本市场整体上不具备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条件的状况:2001年至2010年,中国石化(5.410, 0.11, 2.08%)、中国联通(7.010, 0.00, 0.00%)、中信证券(16.780, 0.08, 0.48%)、长江电力(13.150, 0.08, 0.61%)、国有五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中国石油(7.650, 0.07, 0.92%)、中国铁建(12.420, 0.42, 3.50%)、中国建筑(10.110, 0.81, 8.71%)、中国重工(7.470, -0.02, -0.27%)等纷纷上市。
2006年12月,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推动了央企优质资产上市,提供了A股市场建构有效估值体系的充分条件;与此同时,2005年至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困扰资本市场的先天不足问题,使得资本市场得以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国家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的成果。
“始于2006年的大牛市,很好地反映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综合成果,是企业业绩增长和经济基本面改善密切相关与良性互动的结果。”潘福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