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举牌股 基金集体躲避“激进野蛮人”
在愈发庞大的举牌队伍中,“激进的野蛮人”身影不时闪现,他们不仅频频举牌,而且大玩资本运作,甚至于激战管理层,使得资本市场上一场又一场的股权争夺大战不断上演,也引得投资者纷纷注目。
但眼下,持有宝能系举牌的标的在基金业内正逐渐被看作一种十分“勇敢”的做法。一位基金经理在其想突出自己的大胆买股风格时,就拿自己曾大量购买宝能系举牌股票为例来说明。而更多的基金经理则对这些股票的态度完全相反,唯恐避之不及。深圳一位基金经理李力(化名)告诉记者:“过于激进了,基金经理不想受到牵连。”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凡涉宝能系举牌的股票,基金均组团出逃。事实上,当举牌变得更为激进,上升到股权争夺的层面,随之产生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业内人士认为,控制人发生变更很有可能导致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发生改变,使得部分业务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这一角度来说,基金集体出逃也不无理由。
□本报实习记者 姜沁诗
宝能系举牌股均遭减持
南玻A(15.320, 1.39, 9.98%)自11月15日晚间爆发的公司人事变动风波还未平息,控股股东与原高管之间的矛盾仍未解决,南玻A却走出让机构大呼看不懂的走势:自争执爆发3个交易日以来,南玻A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4.27%。截至11月18日收盘,南玻A报13.93元,创下今年以来股价新高,当日上涨3.57%,换手率为16.13%。这一走势让不少人表示“不符合正常逻辑”;“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当上市公司陷入所谓的负面危机之中时,股价也顺势下跌。
不仅在人事变动爆发之后,南玻A的走势让人看不懂,事件发生之前也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据东方财富(20.080, 0.00, 0.00%)(300059)choice数据统计,南玻A三季度末基金持仓数为0。而在二季度末,还有67只基金持仓,持股市值为1.82亿元,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77%。在二季度末的持仓基金中,虽有不少被动指数型基金,但也不乏主动管理的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此次是南玻A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无基金持仓的情况,似乎基金经理们全都预料到将有“大事要发生”,转而心有灵犀地纷纷抛售手中的持股。
单从公告来看,南玻A在三季度报告期内,除在8月和9月分别有两次股东减持事件发生之外,并未发生其他重大事件。不过,这次人事变动的另一主角——宝能系在三季度报告期内与万科“联手”将持续了一年之久的股权之争大戏推上了高潮。虽然宝万之争的大结局还未上演,但宝能系却因此成了举牌资本中的“网红”,引得“吃瓜群众”纷纷侧目。
在发生了如此激烈的股权之争之后,三季度内基金也纷纷减持万科A(27.400, -0.32, -1.15%),最终持有万科A的基金从二季度末的241只减少到104只,持股市值减少了50.38%。而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不仅是南玻A和万科A,宝能系举牌的其他股票在三季度也均遭到基金的大幅减持。
从资料看,从2014年开始,宝能系便开始了其漫长的举牌之路,先后举牌8只股票,目前持股总市值达876.77亿元。数据显示,中炬高新(16.500, -0.14, -0.84%)(600872)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85只减少到21只,持股市值减少10.7%;韶能股份(10.350, 0.06, 0.58%)(000601)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73只减少到5只,持股市值减少78.4%;南宁百货(11.190, -0.03, -0.27%)(600712)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3只减少到0只,持股市值减少100%;华侨城A(7.050, 0.02, 0.28%)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157只减少到25只,持股市值减少32.9%;合肥百货(9.460, 0.30, 3.28%)(000417)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35只减少到2只,持股市值减少54.90%;明星电力(13.220, 0.10, 0.76%)(600101)三季度基金持仓数从二季度的4只减少到0只,持股市值减少100%。
此前,宝能系举牌的其他股票中,当举牌频率密集之时,上述基金大幅减持的情况也曾发生。比如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自2015年4月起不断举牌中炬高新,并在4月30日达到9.11%,仅次于第一大股东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的10.72%。中炬高新于2015年5月6日起停牌,筹备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于2015年9月8日复牌。而在复牌之后,前海人寿于去年9月不断增持,并在9月22日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基金持仓方面,自前海人寿第二轮举牌结束后,去年三季度末中炬高新的基金持仓数为28只,比二季度减少93只,持股市值减少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