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正秋拍重器:清乾隆掐丝珐琅佛像
在汉传佛教中,无量寿佛只是阿弥陀佛汉译十三个名号中的一个名号,它具有特别的意义,象征时间的无限,但并不流行,更无单独的崇拜。然而,在藏传佛教中,情况就有所不同。首先,阿弥陀佛被一分为二,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两个神格——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阿弥陀佛的名称亦随之消失。再者,两尊佛的地位和功用也不相同,一种观点认为无量寿佛是报身佛,无量光佛是化身佛;再一种观点认为无量光佛是原生的,无量寿佛是无量光佛化现和派生的,前者为主,后者为次。无量寿佛注重现实世界的救助,具有增福延寿的功用,而无量光佛是智慧的象征,注重来世救助,专门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其次,两尊佛还各有不同的身形,无量寿佛为菩萨装,无量光佛则为比丘装。关于阿弥陀佛一分为二的两种神格,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也有专门论述,他认为:“无量光是化身——如来相;无量寿是报身——菩萨相,无量光持钵,无量寿持长寿宝瓶。”图齐还特别指出,在功能与样式上将二者区别表现是西藏大师的创造,汉地没有这种迹象。在藏传佛教寺庙中,无量寿佛的造像比较多见,供奉十分普遍,无量光佛相对要少一些。
由于无量寿佛具有增福延寿的宗教功用,历史上他在汉藏佛教中都有着广泛的信仰,而清朝帝王对无量寿佛的信仰和崇拜尤其突出,几乎所有的清朝帝王都崇信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堪称清朝帝王崇拜的第一佛。康熙帝可谓清帝中率先结缘于无量寿佛的帝王。首先,他礼重藏传佛教,亲自册封了一世章嘉活佛、一世哲布寺丹巴活佛和五世达赖喇嘛,在宫廷设立中正殿念经处,兴建玛哈噶喇庙、永慕寺、资福院等喇嘛庙,由此被尊奉为无量寿佛的化身。其次,康熙在位之时制作了大量的无量寿佛像。现在康熙带纪年铭文的造像不足十尊,其中无量寿佛像就有3尊;而大量的康熙风格造像中无量寿佛像所占比例明显十分突出。特别是有一套体量较大的无量寿佛像(高约40厘米)尤其值得注意,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一共铸造了99尊,现在陆续现身者有十余尊,佛像内膛边缘都刻有数字编号。如此大批量无量寿佛造像的制作,足见康熙皇帝在佛教信仰上对无量寿佛的偏重。
乾隆皇帝在清帝中对藏传佛教的崇奉是最为突出的,而他对无量寿佛像的热衷和虔信也最具代表性。据《咸道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清朝前期皇室所造佛像多得难以统计。如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六十寿辰时,王公大臣“做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特于京城建万佛楼贮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七十寿辰时,王公大臣又造佛像二万余尊,用银三十三万一千余两。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八十大寿时,蒙古王公大臣向朝廷敬献大小法身佛像852尊。其中,乾隆五十四年敬献佛像清宫档案有明确记载:“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五日传旨万寿大庆, 蒙古王公呈进大法身铜佛二十七尊并各大臣官员等呈进小法身铜佛八百二十五尊,着万胜壶境楼上安供。将大法身铜佛像各配楠木供桌, 小法身铜佛配楠木佛格安供。”这些记载所说的都是单尊的佛像,而我们在承德须弥福寿寺、普陀宗乘之庙、北海天王殿琉璃阁、颐和园智慧海、多宝琉璃塔等乾隆朝遗留下来的藏传佛教建筑上,随处可见精美的琉璃烧制的无量寿佛浮雕像。从这些记载和实物遗存也足可看出乾隆皇帝信奉无量寿佛之笃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