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绥中县野长城修缮用水泥“抹平”
新京报记者在长城现场注意到,海墁分为明显的两种颜色,靠近边部的颜色灰度较深,内部则灰度较浅。对此现象,林元告诉新京报记者,“靠近边缘的地方为了防塌,水泥会多加一点。”
对于这些说法,辽宁省文物局局长丁辉表示,是否使用过水泥他并不清楚,但项目施工绝不允许使用。
记者从村民处了解到,小河口村使用的水泥,多为秦皇岛市石门寨镇一家厂商所生产,修缮长城时的水泥,也出自这家水泥厂。水泥被大卡车拉至山脚下,再由村民背上山。
9月25日,新京报记者带着从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采样的“三七灰土”与山坡上灰色硬块,来到该水泥厂。
在看到灰色硬块后,水泥厂一位检测员肯定地说:“这是水泥。”看到硬块上的蓝色编织袋,检测中心主任则表示,“水泥厂袋子就是这蓝的,500号600号水泥都是这样的。”
据他分析记者从长城上掰下来的样本后表示,样本中的水泥含量大约5%至10%。
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一工程师面对记者时表示,她不接受采访。
修缮后排水不畅墙体侧面鼓起
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至今未完成验收。
9月23日,付清远说,大毛山段目前由辽宁省文物局技术验收,但至今未上报国家文物局验收。
辽宁省文物局局长丁辉对此并不否认,他对新京报记者说,上报国家文物局验收前,需要两年时间由地方检验工程是否合格,而从2014年11月完工至今,还不足两年时间。
9月24日,新京报记者在长城上发现,一段长城的海墁存在多处明显裂痕,最长的绵延几米,裂痕一侧,城墙边缘可见明显凹陷。
新京报记者从一张拍摄于修缮后不久的照片看到,该处长城留有两处排水孔。但时至今天,排水孔被堵塞,青砖城墙侧面有明显鼓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