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起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原标题:上海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看图说话发现水循环的规律并续写英文故事,每4人一组根据要求制作不同大小规格的图形纸片,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批注……你能想象这些生动的课堂将会在9月成为上海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日常课堂吗?
比课堂形式更为诱人的,是上海整个小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改变。孩子学得好不好,不再由考试分数说话,而是由教师在日常观察、书面测验、口头测验、课堂提问、作业分析、学生访谈、过程记录、表现性任务中进行“打分”。但这种“打分”,不是100分制中的几十分,而是由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等代替。
没有一个学生,会在学期结束后得到一个综合分数。孩子和家长只会拿到一本厚厚的评价本,它会告诉家长,孩子对某一门学科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孩子在某一门学科上的学习习惯养成得怎么样,孩子对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
8月25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从今年9月开学开始,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为了一分、两分打击孩子积极性到底值不值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早在多年前就在上海的某所小学见到过“理想的教育”。如今,她很愿意看到这种理想模式在全国推广。
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因为数学总是学不好,信心严重不足。有一次,数学老师给他做了10道测试题,他做完后的结果是60分,10道题里有4道题完全不得分。
令朱蕾欣喜的是,老师并没有在他的测试卷上写下难看的“60分”,而是告诉这个学生,如果他能在一周时间内自己学会这些题目,可以给他重新评分。除了自己看书外,他还可以向同学、家长、其他老师求助。
一周后,当这名学生拿着涂改得乱七八糟、用过各种解题方式的试卷交给老师时,数学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100分”。
朱蕾告诉记者,未来,得到这样“待遇”的学生在上海将不会是个案。因为,根据新的“等第制”评价方式,这样的学生至少能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两个重要方面,得到A或者优秀。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目前上海推出的这套“等第制”评价机制与一般的、通过分数来划分“等第”、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评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新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鼓励至关重要。在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作出评价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写上评语——表扬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特长,指出他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鼓励孩子好好干。
“这是一套特别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体系。”朱蕾说,在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如果“分分计较”,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你可能因为孩子没得满分而批评孩子,但你没察觉到的是,为了这一两分,你正让自己的孩子丧失学习自信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