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限制或叫停门诊输液
江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公众错误的用药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往往只看到输液“好得快”的一面,而对输液的种种危害与隐患不甚了解;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我国输液门槛较低,适应证较宽。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徐红:虽然门诊过度输液的危害一直在提,然而主动要求输液的病人仍然不少,比如有的老人没事跑到医院,要求医生输液,为疏通血管、活络筋骨,而这压根没必要。除了病人,门诊不输液,医生也有顾虑。尤其是急诊、内科等容易出现感染的病情,医务人员担心,病人一旦出现感染后果更严重,也担心会招致病人或家属的投诉。
3问 患者不听咋办
耐心进行宣传
严格输液监管
记者:目前在推进限制输液过程中,都开展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
何强:我们通过科学遴选药品目录、建立输液约束机制、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加大培训宣教力度等长效机制,推动医院在2016年3月,门诊除儿科外全面停止抗菌药物输液。这一举措得到平稳和有效地实施,医院未发生一起因未在门诊输液而延误治疗的病例。
对于确实需要输液或者没能及时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让患者到急诊进行输液治疗。个别患者不理解的,医生会耐心给予解释和劝告,说服患者放弃输液,选择口服药物。面对一再坚持的,在充分知情告知的情况下,建议患者选择急诊通道。
江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一是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二是加强患者用药安全宣传教育,引导患者树立科学有效输液新理念;三是加强门诊输液行为监管,从严控制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
徐红:我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2年,医院开始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成立医院药监会。门诊医生不得给病人开具单价金额超过30元的抗生素类静脉输液药物,如果病人实在需要,须向药监会申请使用。第二阶段从2013年9月开始,医院正式取消门诊静脉输液,只有急诊科和住院部医生才有开具静脉输液针剂的权限。
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张维新:目前控制的主要是门诊输液,急诊和住院仍可正常输液。为进一步减少输液,医院将某些病人安排到门诊治疗,包括一些慢性病、需要活血化瘀等辅助性治疗的病人;病情简单、不严重,但病情很急的病人等。
高鹏:部分医院的具体做法是:在门诊大厅张贴政策通知以及输液危害等的宣传;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做好在诊间对患者的宣传解释;制定并公布确需输液救治方案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