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全行业亏损面超50% 一些地方用鲜奶喂猪
原奶价格下降,奶业面临挑战
中国奶业如何振兴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奶业遭遇阵痛
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卖奶难开始出现
“原奶价格一直在降,前两年每公斤还冲到过4块钱,现在眼瞅着就要跌破3块钱了。照这样下去,马上就要赔钱了。”最近,河北省行唐县希望奶牛养殖小区的奶农卢香来很犯愁。实在招架不住奶价持续下跌,存栏有1800头奶牛的山东济南养殖大户邱胜明准备忍痛低价卖掉一些奶牛。卢香来和邱胜明的境遇还不算最糟。随着奶价持续下行,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用鲜奶喂猪等现象。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据农业部定点监测,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还在蔓延。以至于奶业被一些银行列入“高危行业”。
分析奶业亏损的原因,于康震表示,最近两年以来,随着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奶业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奶业全行业面临挑战,产品销售不畅,亏损面持续扩大。
一方面,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国际奶业经济学会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为每公斤1.44元,我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5月3日,新西兰恒天然全球乳制品交易会拍卖价格显示,全脂奶粉每吨2176美元,比2013年最高价格每吨5208美元降低了58.2%。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接近每吨3万元。
另一方面,乳制品消费增速放慢。以液态奶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同时,国产奶消费信心还处在修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