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膳食指南出炉:这样吃才更健康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糖摄入指南,建议将儿童和成年人的糖摄入量都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以预防肥胖、龋齿、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所以提醒有些家长:爱吃甜食是很多孩子的习惯,但作为家长,不能惯着孩子啦!
变化四:“健康体重”概念提到前列
女人们,赶紧回家喊老公去运动吧
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13日在发布会上说,这些年,肥胖和体重超标现象越来越凸显,18岁以上成人体重超标率达到30.1%,肥胖率达到11.9%。
因为肥胖、体重超重等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中国成人18岁以上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25.2%,糖尿病发病率达到9.7%。
《指南》把“健康体重”概念提到了前面,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女人们,看看你老公运动量合格了没?不合格的,赶紧喊他去运动!
变化五:特别强调控制饱和脂肪酸
老年人,宜少吃肥肉、油炸食品
因为无法证明“膳食里的胆固醇与血清胆固醇有显著关联”,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2015年建议不再对膳食里摄入的胆固醇提出上限。
虽然我国也已经修改了膳食胆固醇参考量的标准,不再设定上限,但新版《指南》特别强调应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要求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发布会上解释说,如果在摄入大量的膳食胆固醇的同时,又伴随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那么他们对于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饱和脂肪酸多含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对于老人来说,为了身体健康,更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
变化六:特别强调“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小伙伴们,吃饭不仅只是个人的事 关系全社会
新的《指南》从10条营养建议变成了6条,虽然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实际内容并没有少,反而更加简练、好记。
这些建议与往年版本思路一致,但最特别的是最后一条“杜绝浪费,兴新食尚”,这也是新加入的内容。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在发布会上表示,第一,吃饭是整个社会的事。希望整个社会能兴新食尚、合理搭配,以营养导向来影响生产提供。
第二,新的饮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一方面杜绝浪费,一方面倡导新的饮食时尚,来促进平衡膳食的实施。
此外,新版指南还引入了膳食“餐盘”和“算盘”,以图形的形式告诉大众最佳的膳食搭配,更加形象、实用。想了解如何健康饮食的小伙伴们,找一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