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海南菜价畸高十多年 “菜霸”垄断政府不敢严格执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9-26 23:54:36
  --缺斤短两。部分一级批发商长期将包装皮和蔬菜一起过称、计价。每箱菜多出4-8斤冰瓶重量一并按菜价卖给二级批发商。后者为此多承担的成本通过层层转嫁,最后由消费者承担。

  --哄抬物价。据工商部门调查,2016年1月以来,部分批发商在经营蔬菜批发过程中,与2015年全年度平均利润相比,在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纯利润率明显增长,有的单日涨幅竟超过27倍,已经构成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

  --限制竞争。对内,该市场的开办者以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限定了每个档口经营的蔬菜品种,明确经营范围,限制彼此之间的竞争,固化利益共同体。对外,该市场以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

  --违规收费。2015年6月起,市场开办公司利用其市场份额独大的支配地位,未经相关职能部门批准,要求凡进入市场拉货的三轮车必须由其统一登记上牌和收取管理费,其中人力三轮车每辆每月250元,电动三轮车每辆400元。

  --财务混乱。在经营中,市场开办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收支未依法如实入账。16年来,市场开办者和各级批发商一直没有建立标准台账。批发商之间、批发商与市场开办者之间所有的资金往来,都以现金方式直接打包支付,没有入账。针对市场内各个档口所发放的国家补贴及各种收费项目也没有入账。

  针对南北蔬菜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工商部门称“蔬菜批发市场的管理混乱,加重了批发零售商的负担,成为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于“3·15”前夕对市场开办者和33家批发商分别罚没303.315万元和828.29万元。

 

  菜价牵出民生问题“老大难”,“南菜园”暴露供需矛盾

  海南号称中国“南菜园”,为何却在蔬菜上出现重重供需矛盾?记者调查了解到,本地蔬菜淡季自给率仅为40%左右,旺季自给率也只有60%上下。其次,海南因其独特气候条件,叶菜种植成本偏高,农企、农民更多选择种植瓜菜,大量叶菜需从岛外补充。每年海南从岛外调入的蔬菜总量约80万吨,占全省全年蔬菜消费量的47%。

  “本地蔬菜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和结构性缺陷。”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龙生说,2012年省政府与全省18个市(县)长签订了菜篮子责任状,将13.8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目标分解到各市县。完成了这个目标,本岛蔬菜自给率就能达到70%,但从掌握的实际情况看,各市县都没有种满。

  从需求看,海南常住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基本稳定,但是,在冬季旅游旺季,上千万游客以及上百万“候鸟”人群涌入海南,让海南蔬菜的需求量在短期内急剧增加,造成菜价较大波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