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进口额增60% 两会代表屡为高奶价叫苦
3月7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提到中国奶业时表示,“大批国人到海外抢购奶粉,买人家东西,给人家送钱,人家还限购,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
事实上,这份“耻辱”,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就一直困扰着中国乳业。有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值达到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9.5%。
“伊利+飞鹤,刚与达能持平”
3月7日,黑龙江一位乳企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据他估算,2015年国内婴幼儿乳粉市场占比将首次超过洋奶粉,国内消费信心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年初,有媒体援引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称,去年前11个月,伊利、合生元等六大国产品牌在国内奶粉市场占有率为48.1%,而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为39.9%。
据此,该媒体称,这是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品牌首次在市场占有率上超过洋奶粉。此前7年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以2007年为例,当时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35%;而到2012年,进口奶粉国内市场占比已超6成。
2015年,国产奶粉真的重新夺回国人的“芳心”了吗?乳业分析师宋亮并不这么认为。
据宋亮估算,以2015年我国婴幼儿奶粉750亿元的总销售额计算(出厂价计),达能、美赞臣等几大进口奶粉品牌的销售额约为300亿元,伊利、飞鹤、雅士利等国产婴幼儿奶粉的销售额相加约有300亿元。
宋亮认为,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去年通过跨境购进入我国的奶粉”。按出厂价计算,这部分奶粉的销售总额约有100亿元,因此去年整个进口奶粉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占比达60%以上。
据宋亮透露,达能旗下四个乳粉系列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100个亿,且60%以上都是线上销售。相比之下,国产奶粉销售“大户”,如伊利和飞鹤,其2015年市场销售额加一起不过100亿元,仅与达能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