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抗生素问题最多 兽用抗生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兽用抗生素对人体可导致多种危害。但复旦大学课题组研究人员称此前还注意到婴幼儿时期抗生素的使用与儿童肥胖风险有关,因而展开研究,得出“兽用抗生素导致儿童肥胖”的结论,但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医学界》编辑刘雅菡认为,抗生素进入人体后不仅会杀死不好的菌群,也会破坏对人有益的“好细菌”。肠道内的菌群种类构成发生改变后,影响食物的消化程度、热量吸收程度和物质的代谢程度等,这可能才是所谓抗生素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表示,兽用抗生素可能与儿童肥胖有关,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到的肥胖或性早熟儿童,成因多与体内肿瘤等疾病有关,“由饮食中抗生素引起的案例很少”。
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也认为,“兽药导致肥胖”的推论太武断。兽药超量超范围使用、不遵守休药期等问题客观存在,一些监管盲区也待清扫,“但综合来看,目前兽药残留的状况不必过于担忧”。
事实上,兽药残留问题也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自2000年起,我国禁用兽药的名单在不断刷新,氯霉素、呋喃唑酮抗生素、喹诺酮类部分兽用抗生素相继被禁。2016年2月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3.8%,农兽药残留问题依然突出。
来自农业部最新公布的监测数据,2015年下半年禽畜及蜂产品的兽药残留合格率达99.9%。食药监总局公布2015年上半年动物制品的兽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9.6%。
■ 链接
兽用抗生素危害
呋喃唑酮:用于治疗畜禽、水产的肠道感染,早在2002年就被农业部列为禁用兽药。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人体可引起溶血性肝坏死等疾病,孕妇和儿童禁用。
氯霉素类:用于动物伤寒、副伤寒和其他沙门菌、脆弱拟杆菌感染,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禁用兽药。氯霉素对人类造血系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可引起视神经炎,以及因菌群失调而导致的维生素缺乏。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等,被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等养殖中,可在人体内蓄积,造成严重耐药性。美国FDA于2005年禁止用于治疗家禽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