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抗生素问题最多 兽用抗生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就曾在2015年有1批次产品含违禁兽药氯霉素。在127批次食品中,呋喃类药物占到61批次,约为48%,分布在鱼、禽、畜等食品中。而在呋喃类药物中,又以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曝光次数最多,涉及40批次,占31.5%。10批次蜂蜜均为氯霉素不合格,4批次鲜鸡蛋则检出有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另外,在牛、猪、羊等肉制品中,抗生素的使用比较分散,磺胺、氟苯尼考、土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呋喃它酮代谢物等抗生素均有涉及。
新京报记者对照发现,这些呋喃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氯霉素、土霉素等兽用抗生素种类,与复旦课题组在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的21种抗生素相重合。
警惕
兽用抗生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按照复旦大学课题组的研究认为,受试儿童体内的兽用抗生素可能来自食品或环境,呈现出长期低剂量的暴露特点。这一结论虽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抗生素滥用并最终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蓄积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2015年6月,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公布了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显示2013年我国使用抗生素16.2万吨,其中52%为兽用。绝大部分抗生素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和土壤中被吸收,又通过食物再回到人体。
应光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14年他们对抗生素使用重新做了统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认为,人类排放的人用抗生素大部分可通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掉,而养殖环节对兽用抗生素的处理率较低,因此兽用抗生素对环境的贡献率比人用抗生素要大。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也对新京报记者介绍,欧美国家目前对兽用抗生素的使用规定是,只有禽畜发病时才可使用,不发病不得使用。但在我国,由于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不好,一些养殖户常备抗生素,类似于“保健药”使用。
不过,应光国否认了饮用水中含抗生素的说法。他称,在给广州、珠海等地自来水厂做水处理时发现,自来水中的抗生素含量十分微弱,进入人体中的含量非常少。
应光国在调研中的一大感受是,我国养殖环节中在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种类繁多,主要是预防疾病和催肥,人用抗生素也同样用于养殖。一方面,禽畜在养殖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可能有残留,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另一方面,含抗生素的禽畜粪便通过施肥,进入土壤,也可能被植物吸收最终进入人体,所以“那些用禽畜粪便施肥的有机菜也不一定安全”。
质疑
专家称抗生素与肥胖无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