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下水位回升 大雁塔逐渐“归正”
大雁塔“改斜归正”见成效
原标题:大雁塔“改斜归正”见成效
日前,西安大雁塔启动“大雁塔塔檐养护工程”。据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消息,此次养护工程包括管架搭建、砖体表面清理脱盐、砖体替换、塔体底部潮湿监测等流程,此外还将向砖体表面淋洒文物保护专业试剂,以增加砖体表面抗风化能力。在施工期间,市民游客还可以正常登塔参观,这次养护工作将于今年的九月三十日完工。
而另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从1997年起,大雁塔的塔身已停止倾斜,开始缓慢地向倾斜的反方向“回弹”,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这座知名的“斜塔”将逐渐“归正”。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而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大雁塔作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196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现在更是作为西安的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因此,有关大雁塔保护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注目。
千年古塔为何倾斜?
国内的古塔“十塔九斜”,据统计,陕西现存各朝代各种类型的塔近300座,许多古塔都有倾斜的现象,研究表明,三大原因导致了“十塔九斜”现象的产生。一是古人在设计古塔时,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缺陷,这是产生塔体倾斜的一个内在原因。二是陕西境内黄土的湿陷性,遇水便导致塔基下沉,塔身发生倾斜。三是地震等地质灾害,导致古塔倾斜甚至倒塌。
大雁塔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其塔身也不断倾斜且程度一次次加深。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已倾斜了413毫米;1964年测定出倾斜873毫米,1983年测定出倾斜998毫米,同时发现塔身及其周围地面每年下沉70至80毫米。1985年到1996年,塔身平均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倾斜。到1996年,塔身倾斜度已达到最大程度的101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