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十多年稳步上涨 地价上涨比房价更快
另外,从房地产杠杆来看,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几个月前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到整个商业贷款比例不到20%,而西方国家能达到40%~50%。住房贷款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这两个维度的数据显示,全国的地产泡沫程度有限。
但是从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来看,两者出现分化。北京、上海、深圳在过去十年中房价年度平均涨幅达到15%~20%。而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涨幅不到10%。
由于一线城市的楼市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为主的阶段。以二手房的房价涨幅更能体现出房价上涨的直观感受。据统计,与2014年末相比,深圳二手房价累计涨幅为66%,北京二手房价涨幅为48%,上海二手房价涨幅为39%。而这与这些城市10%左右的GDP增长水平、人均收入增长水平完全脱离。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0.2。其中深圳为27.7,上海为20.8,北京为18.1,而厦门(16.6)、福州(14.7)等强二线城市也在赶超。
如果与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大城市做横向的对比:纽约的房价收入比为8、东京10、伦敦12、首尔7.7。不难看出,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了国际前列。
泡沫在聚集
由于中国大量三四线城市仍然处于去库存的周期,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的讨论,也因此集中在部分房价飙涨的城市。
但过去所有唱空中国房地产的声音都没有应验,说明去论证泡沫、和验证泡沫何时崩溃绝非易事。在房价十多年稳步上涨的现实面前,人们对房价泡沫的愈发谨慎。大量的学界和业界意见领袖用“看不懂”代替了“必然崩盘”的字眼,这种变化耐人寻味。
经济学家赵晓的观点是,泡沫肯定是有的,全世界20个房价最贵的城市中国就占了一半。
“但泡沫大不大还有何时崩溃不好说,只有当泡沫崩溃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又发生了一次泡沫。”
中城联盟第十届轮值主席、朗诗集团董事会主席田明说,有些城市房价不错,地价更不错,但不可持续。它其实反映的问题是中国的实体经济比较差,钱又比较充裕,还能投进去的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和土地,但是太多的钱涌向了这些地方,导致了价格上升,特别是地价上升比房价更快,这样的景象让我们很警觉。
赵晓认为,要判断房价的天花板,一要考虑到中国尚未完成的城镇化,二是居民房贷杠杆仍存在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