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缺位 过期食品仍在销售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01-08 00:34:04

五道口附近的“Green Tree”店内的很多进口食品并未按规定贴有中文标签

点击进入下一页

“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成为商家误导消费者的理由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为何缺位

  记者探访发现部分过期进口食品仍然在售 专家呼吁市民不可迷信“全英文”

  观察动机:元旦春节临近,进口食品的销售也随之升温。北青报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依然以为拥有全外文包装的才是真正的“原装进口”。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法规,经检验检疫合格、具备“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方可入境销售。

  而北青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中文标签“缺席”现象仍旧普遍,甚至还有过期的进口食品仍在销售。

  调查

  进口食品缺中文标签 过期食品仍在销售

  位于环球金融中心M楼的“Clark进口食品店”以出售进口葡萄酒为主,同时也出售一些进口小零食,如饼干、巧克力等。“在附近的姑娘们都特别爱吃这些进口小零食,”店员介绍说,“反正我们也是卖进口葡萄酒的,就‘顺带’卖一些进口小零食。”北青报记者拿起收银台旁边的巧克力,发现全是外文说明,并没有中文标签,临窗货架上摆放的各种小瓶洋酒,其外包装上也未见中文标签。

  同样的情况在五道口附近更为普遍。五道口地铁站附近的“Green Tree”,主营韩国进口食品,大量膨化食品、饮料、拉面、泡菜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布满货架,然而只有极少数的食品包装上有中文标签。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的薛同学是该店的常客,对于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薛同学说:“看不懂上面的韩文,就只能通过包装上的画儿来猜,或者问店主,但有时候买得多,回去还是分不清。”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