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缺位 过期食品仍在销售
五道口附近的“Green Tree”店内的很多进口食品并未按规定贴有中文标签
“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成为商家误导消费者的理由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为何缺位
记者探访发现部分过期进口食品仍然在售 专家呼吁市民不可迷信“全英文”
观察动机:元旦春节临近,进口食品的销售也随之升温。北青报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依然以为拥有全外文包装的才是真正的“原装进口”。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法规,经检验检疫合格、具备“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方可入境销售。
而北青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中文标签“缺席”现象仍旧普遍,甚至还有过期的进口食品仍在销售。
调查
进口食品缺中文标签 过期食品仍在销售
位于环球金融中心M楼的“Clark进口食品店”以出售进口葡萄酒为主,同时也出售一些进口小零食,如饼干、巧克力等。“在附近的姑娘们都特别爱吃这些进口小零食,”店员介绍说,“反正我们也是卖进口葡萄酒的,就‘顺带’卖一些进口小零食。”北青报记者拿起收银台旁边的巧克力,发现全是外文说明,并没有中文标签,临窗货架上摆放的各种小瓶洋酒,其外包装上也未见中文标签。
同样的情况在五道口附近更为普遍。五道口地铁站附近的“Green Tree”,主营韩国进口食品,大量膨化食品、饮料、拉面、泡菜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布满货架,然而只有极少数的食品包装上有中文标签。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的薛同学是该店的常客,对于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薛同学说:“看不懂上面的韩文,就只能通过包装上的画儿来猜,或者问店主,但有时候买得多,回去还是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