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省份交生态治理成绩单 网友建议立法破环保难题
——西北地区,兰州市副市长严志坚说:“大气污染曾是兰州久治不愈的顽疾,是外界认识兰州的‘负名片’。近年来我们下定决心多措并举协同治污,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大气污染防治不仅可防可控可治,而且一定能见到实效。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将管控措施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工作机制向法治化、长效化转变,逐步完善具有兰州特色的治污新机制,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治理离不开管理者的重视,更离不开广大百姓的参与。
在位于兰州市区的一家牛肉面馆,老板妥建鹏正在后厨忙碌着。正是早上就餐的高峰期,装修精致的店面内却完全没有烟尘。妥建鹏告诉人民网记者,他的店早在两年前冬防开始时就将煤炉改造成了甲醇炉,煤烟没有了,对自己的身体和店面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在牛肉面馆不远处的一家油锅盔店,记者注意到店内所用的煤也全部换成了无烟煤。店主告诉记者,用传统煤炉做油锅盔是兰州的特色,但是使用无烟煤他们责无旁贷。
环保涉及社会各个环节,需要政府牵头、法律保障、全民参与。正如太原市民张先生和谷先生所说,“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否则以后留给下一代的就是一个毒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真正行动起来,不然空有政策也是枉然。”“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强化个体责任。归根结底,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指引人们作出符合环保的行为,而这又是个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其次应该健全法制,坚决依法治理。法治是解决环保难题的根本出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唯有如此,才能震慑污染环境者,才能预防破坏环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