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吉林日报》12月6日专版:核武器常识及防护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8-02-03 21:29:26
 
  1、衣服:自己或与他人相互拍打和抖动衣服。小心解开“三口”(领口、袖口、裤脚口),脱下外罩衣裤,不摘面具,人员背风而立,抓住受沾染服装的两肩或裤腰,上提要轻,下甩要重,用力向下抖动。然后挂在树上,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里的顺序拍打。
  2、靴子:用抹布或旧衣服蘸水擦拭,用刷子刷,胶鞋可以用水洗。
  3、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拭,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
  4、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复感染。
  5、误食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
  第四篇
  战时空袭与平时灾害有哪些共同特点
  战时空袭,包括常规空袭和核、化、生武器袭击。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雪崩、火山爆发、台风、干旱等。人为灾害,如交通、工业突发事故、火灾等,其中,工业突发事故的潜在威胁主要来自化学工业、核工业、冶金工业等部门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战时空袭与平时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一、突发性强
  就是在人们意料不到的时间、地点,遭到敌空袭或自然、人为灾害的突然破坏,使人防不胜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用不到100分钟的时间突袭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大地震,顷刻之间将周围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二、杀伤破坏性严重
  无论战时空袭还是平时重大灾害,都会产生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枚原子弹,强大的光辐射和冲击波,使市区出现了大火与暴风,全市5万多所建筑物中81%被完全摧毁;71379人死亡,占留城人数的35.7%,68023人受伤,许多人得了放射性疾病,一直遗传到子孙后代。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各种灾害几乎年年都有。突发事故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造成2892人中毒死亡,5万人眼睛失明,15人致伤致残,20万人逃亡外地。
  三、危害地域广泛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洲际导弹可以打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航天兵器和分式导弹的出现,更使全球性攻击具备了条件。不论位于战争前沿还是后方城市,从战争一开始,就面临着空袭的威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许多局部战争中,后方居民死亡人数与前方军人死亡人数的比例在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
  四、救援工作艰巨
  城市一旦遭到空袭或自然、人为的重大灾害破坏,都是多种灾害交织在一起,并且是连续发生的。如:空袭,往往是一批接着一批地轰炸;地震,往往还会发生一系列余震;化学事故,也往往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出现次生灾害、三次灾害(停工、停产、秩序混乱)和四次灾害(如灾后瘟疫等),造成整个城市瘫痪、人心恐慌、指挥失灵。抢救工作是在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和抢救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条件下进行的。
  第五篇
  此包“价值连城” 逃生时一定要背上!
  此背包不一般,包里装的都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保命用的应急物品。
  这就是生存应急包!
  集合了基本生存所需,在灾难发生时就会派上用场,而且应该在家中、工作场所和汽车中分别准备!
  生存应急包里应该都包括些什么?
  具备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
  (可对手机充电、FM自动搜台、按键可发报警声音)
  救生哨
  (建议选择无核设计、可以吹出高频求救信号)
  应急物品
  毛巾、纸巾、湿纸巾
  (用于个人卫生清洁)
  呼吸面罩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用于火灾逃生使用)
  多功能组合剪刀
  (有刀锯、螺丝刀、钢钳等组合功能)
  应急工具
  应急逃生绳
  (用于居住楼层较高,逃生使用)
  灭火器防火毯
  (可用于扑灭油锅火等,起隔离热源及火焰作用或披覆在身上逃生)
  常用医药品
  (抗感染、抗感冒、抗腹泻类非处方药(少量))
  医用材料
  (创可贴、纱布绷带等用于外伤包扎的医用材料)
  应急药具
  碘伏棉棒
  (处理伤口,消毒、杀菌)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