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网红’是社会现象 不具备专业内涵 能不能成职业 需时间来检验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05 19:06:02
  “作为与就业有关的一个尝试,‘网红学院’是有积极作用的。从网络上流传的该专业的课表中,一些课程确实对学生就业找工作有积极意义,例如形态课。”夏鹏翔坦言,“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是会出现的。但必须切记:教育的意义不在于一时的功利性,而是让学生长久受益。”

  对“网红学院”这个新出现的事物,程方平认为教育学者的态度不应该太激烈太绝对:“作为跟专业相关,或者说跟就业相关的一个尝试,‘网红学院’本身带有职业技术训练的意味,这是比较好的。”他认为,之前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很多专业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之后才逐渐被社会所接受,而这也容易导致专业的老化固化。“所以,关注一些新的亮点,做一些新的改变和探索,我认为这是积极的。”

  冷静看待校企合作办学的新与奇

  与网络舆论相比,面对“网红学院”,教育界人士表现出更多的审慎态度,也更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现实意义。

  “网红不是学院,不是专业,只是一种培训。”熊丙奇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这种培训在大学里很常见,比如说主持人培训、计算机培训等。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个学校把常规的培训与‘网红’这个有争议的名词联系在了一起。”

  “这样的培训项目,只要公开透明面向所有学生,学生自主选择,就不该过度解读。办学中注意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即可。”熊丙奇认为,“网红学院”的出现似乎带有一点炒作的嫌疑。

  的确,在此之前,国内已经出现过类似的网络培训课程。早在2009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率先开设创业班,引导学生在各大电商平台经营网店,学校开设的电商网络模特班,课程除了形体,还涉及走秀、表演和摄影,该学校也因此被媒体冠以“网红制造流水线”的名号。2016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为该校1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专门开设了类似“网红主播”的课程,但是在课表上,这门课的名称是“新媒体节目制作”。

  “不可否认的是,在就业选择多样化的今天,要允许学校进行探索,而且有不少学校的探索是成功的。换言之,如果‘网红’能够成长并影响其他产业,它的未来发展是有潜力的,那么,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舆论就应该给学校一点空间,让它们摸着石头过河。”程方平建议。

  (本报通讯员 王榕 楚洋 本报记者 练玉春)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