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到底是亏空还是结余?
养老金地区差异大,2015年广东结余最多,山西等6省份收不抵支从全国范围看,养老金是结余的,但是,地区差异却十分明显。
在今年3月1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养老金运行情况,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好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 产生地区差异的原因,跟当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关。"杨立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地区差异方面,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最近几年养老金结余比较多,尤其是广东结余更多,因为这些省份的劳动力比较年轻;而西部、中部的很多省份,养老金却亏空严重。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结余超过1000亿元的有10个省份,其中,广东省结余6158亿元居全国之首;此外,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的累计结余也很乐观,都超过2000亿元。
相比之下, 2015年当期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个,除山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都在列。这些省份的累计结余可支付的月数都不足10个月。尤其是黑龙江仅为1个月,大大低于全国17.7个月的水平。而在2014年底,只有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份当期收不抵支。
显然,每过一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就会增加,而且时间越往后,"入不敷出"的地区数量增加得就越多。
怎么办?当然还是得依靠财政资金补贴。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力度越来越大。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各级财政补贴达4716亿元,比2014年多补贴11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