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五毛食品”入侵农村危害农村儿童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7-03-23 11:13:42
  记者采访发现,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缺位是其成为劣质食品泛滥之地的主因。“没人管,小卖部从成本考虑就进那些低价劣质的零食了。”陈老师说。

  而长期从事农村研究的社会学者吕盼博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劣质零食在农村地区流行,除农村消费水平低、监管不够等因素外,背后还有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零食虽然只是单一的饮食差异,其背后却是基于经济能力差异的受教育水平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由于父辈或者隔代监护的祖辈受教育水平低,他们对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存在盲区。”

  吕盼博的观点在农村家长身上得到印证。孩子在江西农村老家上小学的吕先生告诉记者,平时打工不在家,过年回家会带很多孩子爱吃的零食,“我也觉得辣条挺好吃的,孩子想吃就买,能有什么问题,但孩子不爱吃饭了还是挺头疼的。”

  彭亚拉的调研也发现,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改善了,但孩子的身体质量指数的合格率并不会提高。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在山西和湖南的调研发现,原以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营养不良的孩子就变成了身体健康的孩子,实际情况却是变成了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所以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一定能够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我们还需要教育。”

  加强监管更要开展食育

  农村地区劣质零食横行,威胁农村儿童饮食健康,而这些零食却很难流入城市。对此,有专家认为要让问题食品在农村无处藏身,必须从源头治理,加强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

  2016年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督查,要求完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形成全方位、全环节、全覆盖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

  而记者在所走访的农村、乡镇发现,农村食育知识普遍缺乏,家长说不清、学校道不明、孩子不在意,也是除食品安全外,让劣质零食横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意识。

  在“2016中国食育高峰论坛”上,彭亚拉建议,把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嵌入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提高孩子们的健康水平。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