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黑龙江违法出条例禁种转基因作物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6-12-24 21:18:40
  除了立论依据有问题外,业内人士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新增的关于转基因的内容表述以及立法权限都有问题。 视觉中国 资料
  除了立论依据有问题外,业内人士还表示,《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新增的关于转基因的内容表述以及立法权限都有问题。
  作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开了先河:在12月16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全票通过,将“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等内容写进了《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此前,中国还没有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类似的禁止条例。该省官员在当天对外发布这一消息时表示:“当这种技术(编注:转基因)还不能准确回答安全不安全时,谨慎推广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消息公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多位农业专家表示,该条规定的立论依据不准确、不充分。同时,多位法学专家对澎湃新闻表示,该规定已超出其立法权限,其和上位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本身是“违法行为”。此外,该项规定也和国家推进转基因产业化发展的精神相违背。
  12月19日就相关问题致电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致电《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导单位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制处办公室,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转基因这块的规定是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制定,和其无关。
  专家:黑龙江官员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论述十分“荒唐”
  12月16日,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通过了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下称《条例》),并将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新增的一条内容为,“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禁止非法生产、经营和为种植者提供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禁止非法生产、加工、销售、进境转基因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
  同时,据新华社12月16日报道,黑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大为称,转基因是一个新兴的、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域。“我们支持转基因技术在科学的范围内研究和发展,也不反对转基因技术在农产品方面的研究和试验。但是,当这种技术还不能准确回答安全不安全时,谨慎推广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这表明相关人员对转基因的科学知识和管理常识都是缺乏的”,针对黑龙江省官员的说法,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出这样的话,“不应是随口,是已经固化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查阅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今年10月31日发布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对比发现,其第五十一条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禁止非法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转基因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彼时,该草案中关于禁止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规定连“依法”二字都没有。
  姜韬对澎湃新闻称,首先只要转基因产品通过了国家的转基因安全性评估就是安全的,就是定论了,这是非常严谨和严肃的事情。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评估一个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般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平均要花费1.5亿美元,涉及多学科的很多实验室参与的。安全评估阶段并没有所谓的利益共同体,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参与评估的单位对转基因研发还具有制衡的关系。不应轻率的怀疑安全性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也称,黑龙江这位官员的话十分“荒唐”,表明这名官员对转基因的认识程度不够。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讨论过多次,今年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国际各大知名科学机构都给出了权威的定论,就是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今年5月,英国权威学术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在出版的宣传册中称,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带来任何威胁。同月,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发布长达408页的报告称,在安全性问题上,转基因作物与传统食品无异。
  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也曾表示,自转基因技术产生以来,为保障转基因产品安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准则。依照这些评价准则,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规范和标准。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就是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近300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此外,姜韬强调,与以往有些不同,前述黑龙江官员质疑的不仅仅是转基因产品,更是转基因技术。姜韬表示,转基因技术是本质性安全的,转基因技术是在充分掌握的基因资源和有预期性状和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改变作物性状,在某种程度来说转基因技术比杂交技术更为安全。而且,转基因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个节点,这个实验体系本身都不是发散而是收敛的,每个节点都有大量的反馈和足够的时间留给科学家去反应和干预。因此,即使出现误操作或者意外情况,也完全可以察觉、纠正或消除问题,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的安全性是从最初的设计就考虑和开始控制了,整个实施过程,都是多环节筛选,并不是靠事后孤注一掷的检测来保证的。
  《条例》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等事项的规定超出地方立法权限
  除了立论依据有问题外,业内人士还表示,《条例》新增的关于转基因的内容表述以及立法权限都有问题。
  一位该领域资深的法学专家称,如果查看《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2015年修订)第一条的规定,新条例的依据应该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也是《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的上位法。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