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美国生猪2.5元/斤 中国遭遇“洋猪肉”挑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6-12-24 15:58:29
  那么,规模化养殖场的成本如何呢?根据温氏集团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温氏上半年共出栏生猪804.89万头,营业成本为1371元/头,如按每头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计算,则其上半年生猪出栏营业成本约为每斤5.7元。
  而借助较高的规模化养殖水平,美国也实现了对境内生猪养殖信息的及时掌握。
  在美国农业部及政府相关行业网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其对生猪存栏信息的统计细致到了按照所在州、仔猪与母猪、育肥猪不同体重组、不同产能下繁育能力的划分,信息的细分带来信息的高信任度,进而促进生猪市场的相对稳定。
  “对任何市场而言,信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将生猪养殖信息细化到这种程度,有利于养殖企业之间把握市场趋势。比如得知仔猪存量普遍过高的信息,那么可以安排不同出栏时间以错开生猪供应高峰期。”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多的散户,将导致信息难以及时统计和传导,市场信息以讹传讹,网络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另一方面,先进的养殖技术有助于带来产能效率的绝对提升。
  河北廊坊养猪大户孙少志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已有20年,其养殖规模在京津冀地区位列前五强。在他看来,规模化猪场的技术优势,带来成效显著的成本控制。
  “为什么进口猪肉能这么便宜?技术差距太大。美国一头母猪,平均一年可产23头小猪,在欧洲甚至可产28头,在中国呢?大型猪场才能做到平均17~18头。即使按照最近的生猪产业五年规划,到2020年,目标也只是年产19头小猪。”孙少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猪控制成本与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技术。”
  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一位负责人曾表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单头成本降下来,首先分子要减小,分母增大,把分母无限增大才能够降低单头饲料成本。
  养殖生猪的成本中,饲料占了六至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于资本和规模实力而无力承担。
  “与散户不同,规模化养殖带来专业化,专业化才有利于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又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生产力,比如场内保持光照和温湿度恒定,这种系统便不是普通养殖散户有实力上马的。”冯永辉表示,“并且,美国已经实现了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整合,也就是说从育种、饲料、机械化饲养、屠宰、配送已经实现了整合,可以说目前美国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肉类生产的全过程。”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