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美国生猪2.5元/斤 中国遭遇“洋猪肉”挑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6-12-24 15:58:29
  今年前10个月,我国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猪价从年初起飞,并于5月达到历史高位;与此同时,往年“猪周期”常见的散户追高并未同步出现。
  2106国内生猪价格走势及猪肉进口量
  今年前10个月,我国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猪价从年初起飞,并于5月达到历史高位;与此同时,往年“猪周期”常见的散户追高并未同步出现。据农业部数据,今年10月生猪存栏37709万头,同比下降3.4%。伴随上述现象,今年以来“洋猪肉”进口也达到历史性高位。
  而巨量进口的背后,是悬殊的生猪内外价差。事实上,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的“猪周期”,眼下正受到有史以来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的挑战。“洋猪肉”咄咄来袭,市场又将几分天下?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潮水退去都有谁在裸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从这些数据以及现象的背后,挖掘出中国生猪产业链向规模化演进的真实图景。
  今年前10个月,共有139.4万吨猪肉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共11.54万吨,环比下降17.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仍43.5%,而1~10月份累计进口猪肉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2.8%。
  “美国目前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副总裁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入中国的猪肉,还会按屠宰分割后的不同部位价格不同。目前,美国生猪养殖者每卖一头猪,会亏损约140元人民币。”
  中美两国间生猪价格相差6元/斤,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价差,是否又会对市场上的国内生猪价格产生巨大影响呢?
  “一头猪大约可以屠宰出体重70%以上的猪肉,现价每斤8.5元的生猪,可得出的猪肉成本约为12元,进入批发环节后还要再加上屠宰企业的利润。”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也意味着,粗略计算美国生猪屠宰后猪肉成本约在每斤3.6元,即使按照不同部位分别计算,绝大部分进口猪肉也都会比中国更便宜。”
  “洋猪来了”绞杀国内猪价
  以一种廉价进军的姿态,今年以来“洋猪肉”大量涌入中国。
  据弘羊生物数据监测,今年前9个月,猪肉进口量比上年全年进口量还多出了64.4%,1~9月生猪产品贸易逆差达到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而“洋猪肉”大举进军中国,其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与实际消费需求出现了缺口。
  以粮农组织的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每年我国都生产出占到全球产量一半的猪肉,同时也大致消费掉全球消费量的一半。每年,中国的猪肉消费量都在5500万吨上下,根据粮农组织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猪肉消费需求有望达到6078万吨。
  而今年我国生猪产能是多少呢?根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撰文,2015年我国国内猪肉供给缺口达8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这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107万吨。
  现在,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开始成为全球猪肉进口第一大国。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量价齐增,成为缠绕在进口猪肉项目上的一道“魔咒”。
  统计近3年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国进口猪肉呈现出“单价、数量、总价齐增”的局面:2014年,进口量为56万吨,到岸单价为每斤5.7元;2015年,进口量为77.8万吨,单价为每斤5.8元;今年前10个月,进口139.4万吨,单价为每斤6.5元。据农业部统计的每月第四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数据,再对比今年每月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洋猪肉”不仅来了,而且立刻便展开了对国内猪肉市场的“绞杀”。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生猪价格在今年5月份达到每斤10.3元的顶峰后,便开始进入下滑区间。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中,猪肉的进口量在6月份达到峰值,为19.4万吨,同比增长达214.6%,也是增量的最高值。在此之后,进口量与进口增量均出现了逐月下滑。
  两个数据周期叠加对比,不难发现:今年的5~6月份,一方面出现了国内生猪价格高点,一方面进口猪肉量骤然翻番,随后,洋猪肉边涨价边加量涌入中国市场,而国内生猪价格曲线随之下跌。
  这其中的逻辑何在呢?
  “我们所看到的海关每月猪肉进口数据,实际上反映的是至少两个月前中国猪肉贸易商在国外所下的订单,也就是说,我们看到6月份猪肉进口量达到峰值,实际上至少也是三四月份所下的订单,并在4月份发货。”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来说,(进口猪肉)从美国发来中国,需要一个半月以上的航运,加上清关的时间,差不多在两个月。”
  这意味着,猪肉进口量在6月达到峰值,在年初生猪价格出现上涨信号后,国内猪肉贸易商即行动起来大量进口“洋猪肉”,而随着国内生猪价格在6月左右开始回落,猪肉进口量亦随之逐月下降。
  “洋猪肉”何以廉价
  “洋猪肉”之所以会翻倍涌入中国市场,两国间较高的差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美国目前的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中国进口猪肉相比去年出现很大增幅,主要原因还是较大的生猪价格差异。
  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原因何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程度的高低是其中的主因。
  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还有55%的生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提供。而在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6年间美国猪场数量减少了29%,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却不断上升,目前80%以上的美国生猪由规模化猪场提供。
  在规模化养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生猪饲养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按照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的平均数据粗略换算一下,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约在每头740元人民币,即每斤3.1元。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国,不同的养猪形式有着不同的成本构成,从个人散养、公司规模化到公司加农户,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构成又有着不同计算。根据我们的调研,散养户的成本大概是每斤5.8元到6.6元之间。”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