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 对百姓有啥好处
原标题: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对普通百姓有啥好处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11月30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人民币已经满足了出口和“可自由使用”标准,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隔近一年,新的SDR篮子今天就要开始生效了,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第五种“入篮”货币。
SDR也被称为“纸黄金”,创设之初是为了支持实行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参加这一体系的国家用黄金和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但这两种主要储备资产无法满足当时世界贸易扩张和金融发展的需要。因此,国际社会决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创造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SDR。
有人说一种货币加入SDR,就像是以前一种商品被贴上了“驰名商标”的标志,会大大增强货币的国际公信力。于是,成为SDR的新“成员”,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 “里程碑”,相当于人民币终于拿到了一张国际身份证。
那么,加入了SDR的人民币,将会如何改变全球的投资格局?这么高大上的事情,跟普通人的生活有关联吗?
此前,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按一定比例构成,其中美元占比超过40%。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就曾明确表态,加入SDR对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肯定:“加不加入,是有实际意义的。既能够使我们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由更多的话语权,也能够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也符合世界各国稳定金融的战略性诉求。”
那么,当今天过后,人民币真正成为了SDR的第五位成员,并占有着将近11%的份额,对于宏观到我国乃至世界金融格局,围观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将带来哪些不同呢?有四个方面不得不提:
一、带来相应资本流入 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在官方微博中提到,在人民币即将加入SDR之际,“一些境外央行类机构和金融机构增加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配置,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服务机构将继续提供便利。”
两天前的9月29日,央行官网挂出的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中明确提到,“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相应带来资本流入,将助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表示,加入SDR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易量,这个没问题,第二货币要比较自由的使用,人民币还没有达到这一点。但是IMF也认为,人民币起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自由兑换了,实际上对人民币长远来讲,会建立更进一步的信心,还是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二、全球资产配置占比上升 缓解跨境资金流动压力
自去年12月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之后,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的剧烈波动导致跨境资金有规模流出的迹象。不过,到今年第三季度,跨境资金流出已经趋于缩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今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95亿美元,环比下降70%,为2015年7月以来月度最低值。居民和企业的结汇意愿大幅增强,显示出市场主体对本币的信心日益稳定。
尽管如今的形势看,美联储可能在12月再次加息,但鉴于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未来资本外流的压力可能将继续缓解。
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民币在向一种投资货币演变,并正稳步迈向储备货币。汇丰201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32家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而2012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有“3”。加入SDR标志着IMF及其成员国官方对人民币的认可。长期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和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有望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浙商银行分析师杨跃表示,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其他国家会进一步提升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的比例,进而使得,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就不会向以往那样更多地局限于,因为外汇占款而使他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国内的经济建设会带来比较多的增量资金。另外一方面,特别是这种“一带一路”战略,当人民币加入(SDR)之后,有利于人民币更好地在国际贸易中直接结算的作用,也有利于相关战略的拓展。
如果从整体来看,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在一定区间内还是不会明显动摇,但是随着包括欧元、日元、人民币这些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地位的不断提升,会加强整个市场多元化的进程,有利于潜在地区改变整个国际货币的结构和体系。
三、居民跨境生活更便利 金融机构国际业务空间更广阔
纳入SDR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信用提升,在国际上使用的范围就会更加广泛。以前投资者跨境投资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欧元,而人民币加入SDR之后,跨境投资者可以持有人民币到欧美投资,进行贸易结算或文化商贸合作;长远看去,持有人民币就可以到美国、欧洲,投资企业、购买金融资产,买股票,企业跨境投资与合作可能由此逐步增长。
当然,这需要一些基础设施的配合,不是简单的加不加入SDR。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央行一直在行动。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0个央行与中国有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央行刚刚授权了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担任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如果人民币在双边经贸与投资往来中得到更多的使用,会降低投资者在贸易上的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对推动双边经贸往来投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到金融投资,微观到老百姓出国留学、访问、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