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9月公布 设100万美元大奖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事实上,丁洪从2008年回国工作开始,除了本职科研工作,还在着手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中国的国家实验室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建设综合科学中心以及国家实验室,并提出相关的方案。
谈到这个问题,丁洪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第一个综合国家实验室的方案已上报给中科院,设想是放在上海。
应该设置多少个国家实验室?“其实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美国一共有4个综合性国家实验室。”他说,美国这些实验室带有强大的地域特征,和周边的大学、企业、政府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丁洪认为,中国的综合性国家实验室也完全有条件进行区域布局,比如上海、北京、合肥、广东、四川等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潜在的设置地。
关于未来科学大奖
奖给最酷的科学家
让年轻人爱上科技
今年,我们或许会拥有“中国版的诺贝尔奖”。作为未来论坛科学家委员会的轮值主席丁洪透露,未来论坛是一个网罗了众多科学家、企业家、咨询机构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公益组织,正在酝酿颁发未来科学大奖,每个奖项奖金100万美元。据了解,今年9月将公布获奖者名单。
未来科学大奖发给谁?“我们要发给在大中华区范围内,在一些领域做得最好的科学家,尤其是基础学科。”丁洪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看到手机的时候或许想到的往往是乔布斯,但背后的英雄可能是发明三极管的,发明激光的,发明互联网的物理学家,甚至是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让我们得以使用GPS。
奖励的重点是基础科学,是因为基础科学往往是探索人类的未知世界。“人和动物的本质差异,就是人可以认识世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世界。很多发明在最初都被认为没有用,比如电子。但现在再来看它有没有用?作为人最根本的是追逐未知、了解世界,科学家就是人类对知识追求的代表。”他说,今年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计划设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两个大奖,每个奖励100万美元。明年,将增加两个奖,分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奖。奖金来源目前主要是李彦宏、张磊、丁健、沈南鹏、邓锋、吴鹰、吴亚军、徐小平等企业家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