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世界首个全超导“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
披荆斩棘追成“并跑”
“当中国宣称要用2000万美元建造全超导核聚变装置,国际学界没有人相信。”李建刚说。
1998年等离子体所成立团队,目标是建设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装置EAST,它的中文名字“东方超环”寄予着中国科学界的巨大期望。
等离子体所成立12个研究室,两个技术支撑中心,攻克一个个难关。绝缘子是核心部件,这种只有圆珠笔大小的部件需要几百个,国外报价一个上千美元。科学家们咬咬牙:“太贵了,不信这个东西我们自己做不成!”于是,潘皖江博士带领一个小组,历时3年,终于将绝缘子研制成功。
2006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EAST建成,并完成了首次成功放电,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与国际同类实验装置相比,它在当时获得四项世界“第一”,即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运行后获得等离子放电最快。
由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的、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ITER计划也正是在这时才将中国吸纳为七方合作成员之一。“现在每年上千人次的国外科学家来我们所开展国际合作。而10年以前,都是我们远赴国外跟人家学习。”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说。
渴望用核聚变能点亮第一盏灯
核聚变实验堆的设计和建设是一件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宋云涛说,EAST的建成让中国在超导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但要为ITER计划贡献中国力量,为中国未来建造自己的核聚变商用实验堆奠定基础,“关键技术和部件一定要100%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