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我国新发起的双反案件今年已有20多起 钢铁、汽车成重灾区
不仅是钢铁,轮胎等汽车配件也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事实上,自2007年开始,美方已先后对原产于中国多个轮胎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并采取限制措施,给中国轮胎产品对美正常出口造成严重阻碍,对中国轮胎产业利益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指出,在轮胎案中,美国商务部的立案决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尤其是申请人资格和产业代表性存在严重问题。该案由美国的工会组织提出申请,美国内一些主要轮胎企业并不支持立案。同时,美国内轮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良好。在这种情况下,美方仍然对上述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不同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多,竞争多了自然摩擦就多。从数据来看,近两年贸易摩擦确实已经有所缓和,但是现在来看,因为其他经济体的经济贸易形势更趋严峻,因此对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容忍点下降了,所以指向中国制造的贸易保护也就愈演愈烈。
另一层面,过去发达国家主要做高端产品,我国在产业链中低端,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也在升级,而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变差之后也开始关注中低端市场,因此我们的产品两头受堵,国际竞争环境更加严峻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宋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经济形势不好就会助长贸易保护。贸易保护抬头主要还是和国际市场形势不好密切相关,从国际范围来看,贸易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速。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形势也面临下行压力,国际关注产能过剩的行业是否存在倾销。比如说钢铁行业,就是从去年底开始,关注度提高。他还表示,贸易摩擦会对出口造成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行业,总体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外部需求的情况,贸易摩擦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