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有难处还要海外放巨款 中国是不是穷大方?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项目清单背后是庞大的融资需求。因此,满足资金需求并合理设计方案是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中国在资金解决方案上不仅贡献了智慧,更拿出了诚意。但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然不足、“融资难”依旧存在等背景下,国内一些人存有疑惑:自身融资有难处,还要海外放巨款,这是不是“穷大方”?海外亦对所谓的“中国动机”有各种猜测。
|
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它是一种追求共赢的合作框架和顶层设计,其源于相关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拓展市场、均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
市场越大互惠越多
假设A小镇盛产鱼子酱、B小镇的烤面包独具风味,那么当市场只由A和B构成时,两个小镇的居民便只能吃到鱼子酱和烤面包两种佳肴。但是,当擅长做八宝粥的C小镇也加入到这个市场时,居民们就有机会品尝到3种美食,其“幸福感指数”会随着市场边界的扩大而明显提高。
事实上,“一带一路”与“市场之手”在本质上深度相通。不久前,重庆市社科院在对沿线65个国家近10年的贸易大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明显大于竞争性,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目前中国国内企业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如果国内企业要将产品打入更大的市场,“一带一路”无疑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支撑和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去产能”“去库存”等任务的完成并非要“一刀切”式地简单销毁生产线或产品,而是要对产能进行分门别类,在寻找国内消化渠道的同时,通过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富余的优质产能和产品充分发挥作用、造福各方。
国内建设并未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