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外贸同比下降7% 连续四年未达标
13日,2015年全年外贸成绩单正式出炉。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这是我国外贸连续第四年未达预期目标,且低于两位数增长。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跌幅。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在当天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2015年我国外贸呈现出贸易方式更趋合理,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显示活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特点。
此外,经测算,2015年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12.1,表明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2.1%的进口商品,意味着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2015年可以说是我国货物贸易自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严峻的一年”,他表示,不过总体来看,我国出口表现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市场份额较上一年也有所提升。
他分析指出,从出口方面来看,外需低迷是导致出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仅增长了1.2%,较上一年回落1.4个百分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则下降1.7%,也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
从进口来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的放缓是我国进口值出现下降的重要原因。
对于今年外贸增长未达预期指标,商务部外贸司人士指出,事实上,从近20年情况来看,预期目标与外贸实际运行情况均出现较大幅度背离,1995-2014年,有6年的背离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2003年的背离幅度甚至达到30.1个百分点。“只不过以前出口速度高,大家不在意,现在低于GDP的增长,舆论就认为出了问题,拖了后腿。实际上,全球贸易额下降11.1%(1-9月)的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实现目前的成绩已经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