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法规政策

自身有难处还要海外放巨款 中国是不是穷大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6-04-26 23:13:55
  那么,中国为海外的“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大量贷款又应如何看呢?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当前确实存在一定的短期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因噎废食”,而应该从更宏观、更长远、更开放的角度来权衡整体利益。

  “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下行压力、融资难等属于短期经济波动中的现象,而‘一带一路’则是一个基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长期对策,后者不会因前者改变,所以不能简单地仅从资金这个表面来看。”赵锡军说,中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输出劳动力和产品开始向输出资本和技术转变,未来我们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其需要的产能和技术,以换取市场;另一方面则继续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应的设备、技术、人才,最终形成一个贸易、投资双向流动的态势。

  种种迹象表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未让国内经济建设有所荒废。例如,四川、湖北、湖南、陕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多个过去经济相当落后的中西部省区,2015年不是在经济总量排名中“更上一层楼”,就是实现GDP增速“逆势上扬”。再如,截至2015年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0564亿元,比当年11月底增加3465亿元,一大批涉及信息电网、生态环保、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的项目纷纷落地。

  符合经济升级规律

  于人,承担大国应尽义务;于己,拓宽优质产品销路。据估算,仅“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60多个国家,就占全球总人口的2/3、全球经济规模的1/3。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加速期,投资总规模或高达6万亿美元,很多领域的商机都十分广阔。

  专家表示,“一带一路”从根本上顺应了中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发展规律,不仅可以在传统动能减弱时提供缓冲,为经济迈向更高层次争取时间空间;而且有利于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边的拓展,塑造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共享发展机遇,这也符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精神。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就会改善,中国亦将从中受益。”赵锡军强调。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也指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得到推广并增加当地收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取代世界其他停滞的市场成为中国产品的广阔市场,中亚地区则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区,而不再是边缘地带。他认为,如果“一带一路”未能成功,那将不会是全球经济的好消息。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